惟愿朱衣暗点头
那天闲言说到,毛泽东诗文奇丽,风涛烟雨。
话头引出,说起香港董桥《菊香书屋里的昏灯》中的话:“毛泽东真是博览群书,学问好,诗文都可观。”又说起梁衡在《毛泽东怎样写文章》的话:“毛泽东恐怕是共产党公文中‘最后的贵族’。”我随口说:写了一篇跟毛泽东学习写文章的文章,两万来字,《中国青年》杂志即将刊用。李师东老师一听,抓住话头说,你把“向毛泽东学习写文章”扩展成一本书如何?他知道我一个时期沉浸于毛泽东的世界中。但我从来没有想过写这样一本书。经他提醒,也仗着酒劲,我一口答应下来,有“小子何敢让焉”的豪情。
李师东是位犀利的评论家和卓有成绩的出版家。他最早提出“六○后”概念,后来衍生出“七○后”“八○后”“九○后”“○○后”,成为为时代命名的流行词语;他与陈晋先生策划的《毛泽东读书笔记精讲》,影响很大;获得茅盾文学奖的《人世间》是他跟踪梁晓声数年的作品。想当年,我的《毛泽东影响中国的88个关键词》就是被他看中帮助出版的。他还是“韬奋奖”得主。如能再领手教,不亦幸哉。
第二天,我就有些后悔了。写“向毛泽东学习写文章”,这个题目太大太重,掂量一下,谁敢上手?
黄庭坚说“应笑我于无佛处称尊也”。你面对的是毛泽东。蕞尔小子,才疏识浅,竟然轻率答应,太冒失了。
毛泽东,大匠手笔,大块文章,文章华国,著作华党。今天的汉语表达,离开了“毛氏句子”,几乎无法言说。你去谈毛泽东的文章,写毛泽东的写作之道,你是谁?你读懂他的文章了吗?你的文笔配吗?你已不是初生牛犊,竟然如此无知无畏。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书屋》2024年4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