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上旬,2024女子冰球世锦赛在美国纽约州的由提卡市结束。时隔15年,中国女子冰球队重回顶级组,靠本土化、年轻化的阵容,打出1胜2负1点球负的战绩,以1分之差落入降组区,从2022年起在世锦赛连升三级的跃进步伐按下了暂停键。
动筋骨 阵容调整
于柏巍曾经是2007年世锦赛顶级组球队中最年轻的后卫,两年后和队友一道与顶级组的赛场告别。一晃15年,在这个春天,这位即将36岁的大姐带着一支特别年轻的中国队重回顶级组的赛场。23人的名单中,一半是00后球员,6人首次穿上国家队队服。其中,来自四川队的前锋王一帆出生于2008年,比于柏巍整整年轻20岁。
在接受国际冰联媒体采访的时候,于柏巍对新生代赞誉有加:“现在国内年轻球员的数量、质量比我起步的年代要好很多,身体和技术都很好。”但是,在世界女子冰球的顶级赛场打出好成绩,显然有更高的要求。
2022年2月,中国队在北京冬奥会上2胜2负,两个月后,以全胜战绩在世锦赛甲级B组夺冠,转年8月在世锦赛甲级A组5战全胜,实现夺冠升组双目标。两年一路狂奔,中国队靠的是一套颇具即战力的混搭阵容:一半是传统体系培养的本土精英,一半是北美体系培养的归化球员。今年,后一半球员未得征召,球队实力相应折损,但国内00后球员有了成批亮相的机会。
北美体系球员包办了中国队在北京冬奥会上的6个进球。去年深圳世锦赛上,队内得分前七名的球员中有5人是归化身份。阵容大动筋骨,中国队在今年世锦赛顶级组打得相当挣扎。同组的4个对手与冬奥会上几乎一模一样:日本、瑞典、德国和丹麦。4场顶级组世锦赛,中国队得失球比为3比15,而冬奥会时为6比7 ;常规时间射中球门比为56比187,而冬奥会为104比120 ;以多打少成功率由北京冬奥会的12.5%降到9.1%,以少防多成功率由90%降到66.7%。这都证明了中国队两次大赛在阵容实力上的真实差距。
不示弱 战力蜕变
2024世锦赛顶级组第四比赛日,中国队迎战丹麦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