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以年为单位的长期苦练,以秒为单位的激烈争夺,即使是“惯看秋月春风”的世界泳坛顶尖高手,也不可能总是心如止水。枯燥、懈怠、紧张、压力、焦虑,林林总总看不见摸不着的内心不适常常如影随形。不过,这一切不仅锤炼着他们的肌体,也打磨着他们的心性,让他们有了独特的心理认知,独特的应对招法。

不要抗拒赛前紧张

无论高手还是菜鸟,大赛前的紧张难以抑制和摆脱,许多人为此苦恼焦虑。美国游泳名将萨默·桑德斯虽身经百战,且有奥运和世界冠军多重名头加身,同样也不例外,只是她对这种难以名状的身心反应有着清醒的认知。
桑德斯说,那种赛前紧张总是超乎自己的想象,以至于每隔5分钟,就得跑出赛场,冲向厕所。一次大赛前,现场正在宣布每位运动员的名字、国籍等信息时,她的内心紧张突然达到顶点,一种无法遏制的尿意猛烈袭击着她。可是,已经没有时间奔向卫生间了。情急之下,她做出一个大胆举动,在出发台旁的排水沟里,跪下身来,一边释放,一边奋力泼水,以掩饰所做的一切。
“我想,就应当释放一些,我从来没把这种不断释放理解成自己没有做好准备。我准备好了。我参加了每一次训练,抓住每一个机会把自己逼到极限,在泳池内外都要接受挑战。”
桑德斯在卡片上写下一些短语,经常读给自己听,意在自我肯定,“赛前的紧张意味着我已经准备游得更快了。”“我喜欢竞争和结伴而来的肾上腺素。”她认为,养成勇于挑战的心态,将焦虑与挑战的心态有机结合起来,可以提高运动表现。提醒自己赛前的紧张情绪是比赛的一部分,抑制神经活动会导致更紧张和窒息。不要抗拒它们,频繁小便就是正常的生理功能。
不让目标离开视线
男子400米个人混合泳的世界纪录曾经横亘在泳坛高手面前15年。在2023年福冈游泳世锦赛上,这个历久难撼的天花板被21岁的法国小子莱昂·马尔尚一举捅破。这让他兴奋不已,因为他终于达到自己期盼已久的一个大目标。有趣的是,为他颁奖的正是此前这项纪录的创造者和长久保持者,泳坛名宿菲尔普斯。而且,菲尔普斯还是他的同门师兄,更是他心中的榜样,水中的目标。
二人同样师从美国著名游泳教练鲍勃·鲍曼。在鲍曼的影响下,他们深谙,也得益于这样一个朴素道理:学会设定目标,用目标来激励自己坚持不懈,比获得金牌重要得多。鲍曼曾为菲尔普斯制定了一个长达16年的目标计划,而且建议把目标贴在显眼的地方,如冰箱、床边、设备上。菲尔普斯坦言:“我从小就会设立很多目标,而且把它们写在纸上。当身体疲惫不想动弹时,当我厌倦游泳时,我就起床看着那个目标。它会让我做出牺牲,永不放弃,这是在我游泳之外学到的最重要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