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萍 奉献水球 助力推广
作者 李连博 董杭峰 王健舒
发表于 2024年5月

少年时代,喜欢游泳的刘萍结缘水球,这项运动彻底改变了她的生活。经历过创造历史的辉煌和无缘奥运最高领奖台的遗憾,如今的她投身水球教育和普及工作,将人生继续奉献给自己热爱的事业。

刘萍在比赛中。

2008年、2012年奥运会第五名,2010年水球世界杯季军,2011年游泳世锦赛水球项目亚军,2013年世界水球联赛总决赛冠军,2010年、2014年亚运会冠军,2004—2015年全国冠军,2009年、2013年全运会冠军…… 刘萍是中国女子水球的第一批队员,也是历史的创造者,深耕水球,从未离开。如今虽已不在一线征战,但仍在高校中为水球运动的推广与普及发光发热。

中国水球再次处于发展的十字路口,能否在当下全民健身的热潮中完善培养体系,大力推广普及?这决定着未来中国水球的前景与可能性。

半路出家 创造历史

与同期大多数水球运动员一样,刘萍并非科班出身。她出生于北京,5岁时第一次接触游泳,当时只是把这项运动当作技能来玩。直到小学三年级,在家人的支持下,她每晚在体校接受游泳训练。第一次与水球结缘是在15岁那年,刘萍回忆:“初三毕业时,北京钢院附中有一次水球试训,组织者问我有没有兴趣。我去了以后发现,那儿的孩子我都曾在游泳比赛中见过面,相互认识,大家就开始在一起训练。”

在学习与比赛中,刘萍逐渐感受到水球的魅力,与几名队友离开了没有专业队的北京,一起加入了天津女子水球队。自那以后,刘萍一直在相对小众但精彩的水球项目中坚持下来。

探寻中国女子水球队的历史,用不了多少时间,刘萍作为主力,出战2007年葡萄牙世界青年女子水球锦标赛,此事意义重大。如今,刘萍虽然已不在赛场征战,那种你来我往、反败为胜的惊心动魄也逐渐远去,但说起那届世青赛,她的声音里充满激情。

那时,成立不到3年的中国女子水球队基本上没有青年队与成年队之分,由平均年龄不到20岁的学生构成。成立伊始,这群姑娘都没接受过多少正规训练,甚至连规则都不很清楚。2004年赴澳大利亚参加世界青年锦标赛,是她们首次参加国际比赛,3场比赛打得最好的一场输了9球。前无古人,强敌环伺,这正是刘萍和队友面临的现实。

2007年7月,中国队开赴葡萄牙波尔图,参加女子水球世青赛。小组赛中国队与希腊队、西班牙队和上届亚军俄罗斯队3支欧洲劲旅同组,以3战全胜的战绩出线。

本文刊登于《新体育》2024年5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