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支原体肺炎,叩背排痰有妙招
作者 李孟
发表于 2024年5月

儿童支原体肺炎,为临床常见的儿童疾病。孩子生病后,对于家长来说,除及时带孩子寻求治疗外,家庭护理也很关键。对于痰多的患儿,叩背排痰是家庭护理的重要环节。本文将详细介绍叩背排痰的原理、方法和注意事项,帮助家长更好地照顾痰多的患儿。

叩背排痰的原理

叩背排痰是儿童支原体肺炎护理中的一项重要措施,可以帮助患儿有效地排出痰液,缓解病情。叩背排痰利用物理定向叩击原理,移动以及排除肺内细小气道中的痰液,使痰液松动,并随咳嗽排出体外。叩背排痰可以使支气管平滑肌舒张,改善肺通气状况,从而有效改善血氧饱和度和患儿的呼吸功能。

在护理过程中,家长要注意叩背排痰的技巧以及注意事项,防止过度用力或操作不当引发患儿不适或损伤。保持室内空气湿润、供给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保证足够的液体摄入等措施也可以促进患儿康复。如果患儿症状持续加重或反复发作,应及时就医并接受正规治疗。

叩背排痰的方法

護理人员在接触患儿前后应该做好手部卫生,使用洗手液或者消毒洗手液实施彻底的手部清洁。排痰前,让患儿坐位或侧卧位,保持舒适姿势,一手扶住患儿的肩膀,另一手手指并拢,手背隆起,手指关节微屈,呈现“背隆掌空”状,然后以手腕关节的力量,双手交替快速叩击患儿背部。叩击背部顺序应该从上至下,由外向内。叩击力度要适中,以产生轻微震动感为准,防止力度过大引发患儿不适或疼痛。叩击频率一般为每分钟100~120次,反复叩击1~3分钟,每天叩击3~5次。叩击时要保证每个部位都能被叩到。最好在患儿餐前30分钟或者餐后2小时实施叩背排痰,防止因进食引起呕吐。

在叩背排痰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儿的反应,如出现不适或症状加重,应立即停止并咨询医生。叩击背部后,应指导患儿正确咳嗽,引导患儿主动咳嗽,将痰液有效咳出。告知患儿咳嗽时用纸巾或者弯曲手肘遮住口鼻,也可戴上口罩,以减少飞沫传播。

本文刊登于《家庭百事通》2024年5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