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谢文琦 整理/本刊记者 赵玉国
谢文琦
资深球星卡玩家
一位80后,专注玩卡20多年。从懵懂少年到收藏爱好者,收藏卡见证了他的成长。
20 0 0年时,我只是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对很多事物开始萌发了兴趣。那段时间正是球星卡在中国逐渐兴起的时候,我第一次见到它,就被其动感的画面、精美的设计所吸引。当时虽然一个卡包只有20元,但对于我来说却是“天价”,只有欣赏的份儿,拥有它只是个梦想。
少年时有个梦
少年时代望尘莫及的球星卡再次闯入我的视野是2011年,那时我刚刚走入职场。有一次,偶然在一家街边小店看到一个卡包,圆一个年少时的梦的机会就在眼前。我随手将其买下,拆开一看,姚明、科比、安东尼等我喜欢的N B A明星赫然在列。虽然都不是非常稀有昂贵的卡片,但就是这一拆,彻底打动了我。
既入此门,再难割舍。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一有闲暇我就会去各种店铺淘宝,也加入了一些网络社群,尽量去寻找我想要的藏品。幸运的是,我经常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正式购卡的第一年我记了一本账,当年在收藏卡上花费了近30 0 0元。而这只是开始,账本上的数字逐年递增,最疯狂的一年,我居然花了十几万元用来淘收藏卡。就这样,收藏卡成为我生活中一个重要的兴趣点,为我带来了无限的乐趣。
卡,一张张小小的纸片,其实其中的门道非常深。它在我的生活中扮演着社交媒介的角色,让我找到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同时,它还成为我工作之余的一种精神寄托,其魔力不能说不大。它最吸引我之处主要有两点:首先,N B A 是我在成长过程中最喜欢的职业体育联赛,有很多我喜欢的明星,在某种程度上它是一种属于我个人的青春记忆;其次,在慢慢找寻、积累的过程中,我懂得了什么是收藏属性,哪些品类值得收藏、适合我收藏。从一个懵懂少年,到一个收藏爱好者,再到懂得收藏的意义,它伴随着我的成长与成熟。

年轻人在进场
因为对卡的着迷,我从原来的行业里走了出来,现在从事着与收藏卡相关的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