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定制”让广作家具外销风靡
作者 宋平
发表于 2024年5月

明代中叶,硬木家具逐渐流行,不仅取代了唐宋崇向漆木家具的风气,以硬木为主要材料的广式家具也成为了这一时期广州口岸的重要出口商品。这些家具以木材质地坚硬和本色明丽、纹理自然而为人们所喜爱,榉木、花梨、紫檀、乌木、黄杨木、酸枝、铁力木等硬木种类是这类家具的常用木料。作为深色名贵硬木家具的一部分,红木家具在清代备受推崇。广州因地处南海之滨,靠近硬木木材的主要产地——南洋诸道和东南亚大陆,加之外贸历史悠久,进口木材相对便利,故而成为了重要的家具生产基地,并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尤其是到清乾隆时期,“广作”“苏作”与“京作”并称为中国三大家具式样,乾隆皇帝还曾专门下旨要求从广州派遣工匠进宫制作家具。

广州工匠依托广州作为对外开放贸易口岸的特殊地位,以东南亚、南亚进口的黄花梨、紫檀、大红酸枝等珍贵木料为材质,使用透雕、镂雕、浮雕、阴阳线刻等多种雕刻手法,采用云石、螺钿、珐琅镶嵌工艺,学习西方巴洛克与洛可可风格的装饰艺术,造就了“广作家具”融汇中西的独特风格,使广州成为了当时中国最重要的家具产地。相对于“京作”家具和“苏作”家具,“广作”家具不仅体现出能工巧匠们的审美与智慧,也反映了广州自明清以来所形成的独特的口岸文化,在商品外销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广泛使用西番莲纹

明嘉靖三十五年(1 5 5 6 年),来自葡萄牙的克路士初到广州,就惊奇的发现出口欧洲的商品中包括了大量的家具。清代康熙年间后,随着社会逐渐稳定,广州的对外贸易也日渐繁盛。雍正年间在商铺比较集中的旧城南面扩建了外城。因为此地临近珠江,多条河涌与珠江相连,可供木材运输进口及家具成品出口。其中,濠畔街等地的硬木家具作坊十分普遍,鳞次栉比、成行成市,外销家具则远销欧美、近往东南亚。广作家具也因此最先成为带有西洋化倾向的家具风格流派,以精雕细刻和繁复华丽的装饰风格闻名。

本文刊登于《中国收藏》2024年4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