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市速览
发表于 2024年5月

2023年度十大考古新发现公布

从数万年前古人类活动的珍贵遗存,到明代中期海上丝绸之路的深海藏珍;从坐落在广袤中原的高等级墓葬,到东南沿海岛屿的水稻遗存……3月22日,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正式公布,山东沂水跋山遗址群、湖北荆门屈家岭遗址、河南郑州商都书院街墓地以及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遗址等十个项目入选。据介绍,这些考古新发现的年代从旧石器时代到金元明时期,涵盖范围广、学术价值高、科学意义大,多项发现填补了历史空白。

南海西北陆坡一号沉船出水的三彩象形持壶

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聚焦保护与传承

今年的6月8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为全面展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新进展、新成效,增强全社会文物保护意识,营造保护文物和文化遗产的浓厚社会氛围,今年,国家文物局将以“保护文物 传承文明”为主题举办相关活动。届时,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将由国家文物局与辽宁省人民政府在沈阳共同主办。各地也将结合实际,在遗产日前后积极组织开展各类线上线下文物展览展示、参观讲解、教育研讨与宣传传播活动,丰富活动内容与举办形式,展现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成果,扩大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全民参与力度。

第10届博博会落户呼和浩特

8月20日至27日,第十届中国博物馆及相关产品与技术博览会(简称“博博会”)将在呼和浩特敕勒川国际会展中心举办。据了解,本届博博会将进一步合理规划展区,并呼吁博物馆机构在展示文创产品之外,更多地展示本馆在展览展示、社教服务和科学研究方面的成果,致力于让本届博博会更大层面地回归博览会的本质,让博物馆之间、博物馆和企业之间有更多面对面沟通、交流的时间和机会。据悉,“博博会”由国家文物局指导、中国博物馆协会主办,已成功举办九届。数据统计,2022年在郑州举办的第九届博博会以“新时代的博物馆:创新·发展·传承”为主题,共吸引6 4 5家单位参展,在4天的展期内共举办3 0 5场在线直播、迎来了10万余人次的观众参观、网络点击量高达1亿人次,场面火热,而这也让人不由得期待本届博博会又将带来哪些创新之举。

到安阳来一场博物馆夜游吧

日前,河南省安阳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发布会介绍,为丰富文旅业态,繁荣夜经济,该市从3月起推出“大邑商·夜安阳”博物馆夜游开放活动,殷墟博物馆、中国文字博物馆、殷墟景区、洹河夜游、曹操高陵与安阳博物馆六个场馆相继推出夜游项目,旨在让本地观众与游客在安阳领略商朝文化的魅力。其中,殷墟博物馆自3月18日起实行夜间开放(每日17:30至20:30),除了现有展览,该馆还策划“商传千年”特色文创联展,全面展现商文明活化利用成果。

全国首家文化遗产卓越工程师学院成立

全国第一家文化遗产领域的卓越工程学院——北京联合大学文化遗产卓越工程师学院已于3月10日挂牌成立,这也是全国第一个文科引领、文理工管交叉融合的卓越工程师学院。据悉,该学院计划采取“项目制”招生培养模式,将联合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北京市考古研究院、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等单位,组建跨院系、跨学科、跨领域的师资团队开展融合培养。还计划将把教室“搬”到考古现场、文创企业和文博科技公司中,聚焦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全流程,打造以考古专业为核心,融合历史、地理、艺术、旅游、人工智能等多专业的交叉融合知识体系,培养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领域的复合型人才。

本文刊登于《中国收藏》2024年4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