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自己,请别“过度消耗”

不知道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以下类似体验:
坐在电脑前工作了很久,你有些累了,但心里总想着“还是把这项工作干完再休息吧”,于是,你又让自己连续干了几个小时。等工作完成,从座位上站起来时,你发现自己饥肠辘辘,腰酸背痛或心慌头痛。
独自在家中进行全屋大扫除,中途感到累了,你却对自己说:“等到全部搞完再休息”,等终于把所有房间的卫生搞完,你已精疲力竭,休息好久都缓不过来。
还有一些人,在大干一场之后,会大病一场。
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过度消耗。
过度消耗会在我们身上留下痕迹,比如抑郁症。
抑郁的成因很复杂,过劳、耗竭是其中之一。我在咨询中发现,很多抑郁的来访者,他们在抑郁之前都处于超级勤奋、超级自律的状态,经常强迫自己进行高强度的工作和学习。他们既是陀螺也是鞭子,自己抽着自己运转了很长时间,直到某一天,抑郁来袭,陀螺再也转不动了。
一个人为什么会陷入“过度消耗”呢?
有人可能会问:“一个人为什么会让自己‘过度消耗’呢?他感觉不到累吗?累了,不知道休息吗?”
与过度消耗有关的内在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两种:
● 我们很多人和自己的身体感受失联了
身体已经很劳累了,他要么没有觉察,要么觉察到之后,他会忽略它,甚至刻意去压抑它,对它说“再抗一抗,再忍一忍”。
这样时间久了,身心就都被掏空、耗竭了。
直到这时,有的人才能意识到自己身体出了问题,可是这个时候身体状态已經变得很糟糕了。
● 一个人内在的关系模型可能是“逼迫与被逼迫”的关系
就是一个人的内在关系是“奴隶主和奴隶”,奴隶主是自己,奴隶也是自己。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心理与健康》2024年5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