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后心理援助,应该做些什么

什么是心理应急救援?
心理应急救援是指对心理遭受严重打击或需要支持的人提供及时有效的人性化支持和切实帮助。
当人们遭遇重大问题使人感到难以解决、难以把握时,身体和心理的平衡状态被打破,正常的生活受到干扰,内心的紧张、恐惧等情绪不断积蓄,继而出现无所适从甚至思维、情绪和行为的紊乱,身体和心理进入一种失衡的状态,即危机状态。此时意味着平衡稳定的破坏,将会引起混乱和不安。
心理应急救援旨在帮助那些近期遭受危机事件影响的人们,通常是在事件发生当中或事件刚刚发生之后。当然,有时也可能是在几天或几周之后,这要根据事件持续的时间和严重程度来决定。
重大自然灾害发生后,是否需要提供心理援助?
这是很多人都会有的疑问,他们认为灾难发生后第一时间需要武警战士和消防兵帮助救援被困人员,需要治疗躯体疾病的医疗队救助那些灾难中受伤的百姓,而心理援助只会添乱。
事实上,人们在经历重大自然灾难后,会出现一系列的身体反应和心理感受,包括失眠头痛、做噩梦、躯体疾病加重、食欲不振、焦虑抑郁情绪、内疚自责、濒死感体验、愤怒、哀伤、哭泣、恐惧、脑海中不断闪回灾难发生时的片段等。而对于那些原本就有精神心理疾病的康复期患者,或是徘徊在疾病暴发边缘的精神心理疾病易感人群,灾难的发生更是快速导致疾病发生和复发的强心剂与导火索。
此时开展专业有效的心理应急救援和危机心理干预,不仅可以预防人们非理性行为和消极情绪的爆发,有效降低危机事件发生的概率,缓解各种躯体不适症状,还可以对百姓受惊吓的心灵给予及时的安抚和慰藉,令其吃上一颗“定心丸”。
灾后心理状态的几个阶段
经历过重大自然灾害后,人们的身体和心理会出现一系列的应激反应,认知、行为和情绪上会经历以下几个哀伤阶段:
第一阶段:否认。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心理与健康》2024年5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