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热议的“骨泥淀粉肠”,能吃吗?
3月15日,有媒体发文表示,淀粉肠里不光有淀粉,还有肉,而这种肉,主要是鸡肉和鸡骨泥。媒体调查还发现,目前出售鸡骨泥的多是宠物食品商家,而商家表示骨泥不建议人吃。
同时网络上也出现越来越多关于骨泥的说法,诸如“吃剩的骨头、屠宰场的边角料等,都可以做骨泥。”这让网友们纷纷破防,觉得被淀粉肠“背刺”了。毕竟淀粉肠一直是很多人喜爱的零食。
大到工厂企业,小到路边摊,也都受到影响,卖淀粉肠似乎一夜之间变成夕阳行业。
那么,骨泥到底是怎么做的?能不能给人吃?
骨泥是什么?
网友对淀粉肠里骨泥的担忧,主要在于制作骨泥的原料和工序,是否卫生、安全。网络上一则传播很广的视频显示,在卫生条件极差的环境下,将未做处理的鸡直接扔进机器里,羽毛、内脏、骨头等等混在一起,出来之后就变成看不出成分的骨泥。
不排除有些工厂和企业是在这种情况下制作骨泥,但也不应以偏概全,使得有些良心企业遭受不白之冤,也使得骨泥被污名化。
那么,骨泥到底是什么?
上海市食品安全研究会专家组成员刘少伟介绍,有一个与骨泥接近且正式的专业名词“机械分离肉”,指的是畜禽类的带肉骨骼,通过机械分离工艺,生产出来的肉糜類产品。
国家标准GB/T 40463-2021《机械分离肉》规定了机械分离肉(俗称“肉糜”)的产品组成。鸡骨加工而来的“鸡肉糜”,蛋白含量不低于12%,脂肪不超过20%,骨渣含量不超过0.15%,而骨渣颗粒不超过3毫米。而以猪骨为主要原料的“猪肉糜”,蛋白含量不低于14%,脂肪不超过30%,骨渣含量则多达3%,骨渣颗粒最长仅有0.85毫米。
食品工程博士云无心表示,骨泥跟“机械分离肉”的组成差别,在于骨渣含量的不同。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人生与伴侣》2024年3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