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会议
作者 木耳
发表于 2024年5月

女儿从会说话起,小人儿嘴里出现频率最高的就是“你的”。比如,我正忙着扫地,对一边玩得高兴的女儿说:“宝贝,去把垃圾斗拿来。”女儿乐意时,就会立即跑出去,把垃圾斗拿来,递给我时总要说:“妈妈,我把你的垃圾斗拿来了。”如遇上她不高兴,她就会先皱皱眉头,然后横我一眼,嘟囔道:“你的垃圾斗,干吗让我拿?”自从上了学,听老师讲过“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以后,她竟曲解老师的意思,每逢我们让她干活儿时,她就会抬出老师,一边跺着脚抗议,一边嚷嚷:“我们老师说过‘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你们是不是好大人?”

我们曾苦口婆心地给她讲道理,不厌其烦地向她解释老师的本意,可女儿不仅善狡辩,而且泪腺极为发达,往往我们的话刚出口,她已经大珠小珠挂满了小脸儿。

我和老公经多次讨论,觉得女儿的病根在于缺乏责任感。树立责任感,就要培养她的参与意识,而培养参与意识的最好方式,我们认为莫过于开会。

经过一番酝酿,那天晚饭后,第一次家庭会议在孩儿他爸的主持下开始了。

为调动女儿的积极性,我们让女儿先提意见,女儿红着小脸,摆着小手一再推辞,我们只好先说。为了减轻女儿的心理压力,我和她爸先互相提意见,女儿眨着眼睛,一左一右地看我们,一脸幸灾乐祸的笑。

轮到给女儿提意见了,尽管我在心里一再告诫自己措辞要委婉,态度不能粗暴,以免她产生对抗心理。

本文刊登于《人生与伴侣》2024年3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