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处,是治愈内耗最好的方式
作者 leyla
发表于 2024年5月

前不久,看到董宇辉的一则采访,感慨万千:他说,如今的自己,更习惯一个人生活了。闲暇之余,他都会选择一个人待在家里,读书品茶、冥想沉思。甚至有时候,他会连续数天不与人交往,也不说一句话。因为他发现,当自己长时间置身喧嚣之中,就会陷入一种巨大的精神内耗,会患得患失,会焦虑难眠,各种负面情绪如影随形。

而当他选择独处,生活仿佛卸下了重担,变得轻松而纯粹。

想起听过的一句话:“一个人最好的状态,就是独处的时候。不用周旋于别人的情绪,也不必刻意判断他人的心思。”

当你开始远离人群,才能真正告别内耗,感受生活的充盈。

01

独处,是为繁重的精神找一个出口。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很多时候,我们的内耗往往是外界带来的。同事无意间的一个眼神,会让你的心情失落许久;朋友许久没回消息,你会开始怀疑,是不是自己做错了什么事情;邻居偶然没有向你打招呼,你会反复回想,是不是自己无意中得罪了对方。

这些场景,几乎每天都会在我们的生活中上演。对外界过度关注,大多数情况下都会演变成一种精神负担。

这让我想起现代艺术之父塞尚的故事:19世纪60年代,画家塞尚因其大胆且颠覆的创作风格,在法国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受到无数人的追捧。然而,随着名声的日益显赫,他开始出席各种活动,还要应对络绎不绝的拜访和邀约。慢慢地,他开始感到喘不过气来,内心充满了压抑与不安。尤其是每次去巴黎创作,频繁的人际交往让他倍感窒息。他厌恶高谈阔论,也厌倦人多嘴杂的场合,更忍受不了虚伪复杂的人际关系。

于是在事业巅峰时期,他告别了繁华的巴黎,到一座小城隐居下来。远离了蜂拥而来的追捧,塞尚每天独自背着画架行走在乡间小路上。

本文刊登于《人生与伴侣》2024年3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