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里安·墨菲:匠人影帝
作者 江潮
发表于 2024年4月
电影《奥本海默》剧照

《Can you hear the music》响起的时候,人群簇拥着的基里安·墨菲,拥吻了自己的妻子伊万·麦吉尼斯,然后像电影里奥本海默一样,他优雅昂扬地踏上领奖台,也踏上了他职业生涯的第一座高峰。

这是美西时间3月10日,洛杉矶的杜比剧院,基里安·墨菲凭借《奥本海默》中的出演,获得了奥斯卡第96届“最佳男主角”。这是一个几乎毫无悬念又当之无愧的结果。

颁奖现场响起的《Can you hear the music》,是电影《奥本海默》的插曲,来自瑞典作曲家路德维希·葛兰森。闭上眼睛细听,会发现它共有21次变奏,仿佛DNA里双螺旋结构式的上升,是人类历史蜿蜒前进的形状。其间弦乐与合成器音乐制造的混沌感,有如外物撞击,在电影里,这暗示着奥本海默人生的曲折与颠簸。

现实中,墨菲加冕“影帝”的征途,也像变奏曲一样悠长婉转。

2024年3月10日,墨菲凭借《奥本海默》获得了第96届奥斯卡“ 最佳男主角”

墨菲的演绎,让“稻草人”成为蝙蝠侠系列电影中最受欢迎的反派之一。

他从爱尔兰科克城一家小剧院走出,以非职业演员的身份先后受到丹尼·博伊尔、诺兰·克里斯托弗等世界名导的赏识,并与之合作。诺兰见到他的第一眼,就知道“他会是最伟大的演员之一”。他顺理成章地成为诺兰的御用演员,从2005年《蝙蝠侠:侠影之谜》的反派稻草人(其实他更想演蝙蝠侠)开始,墨菲一直在诺兰电影中担任黄金配角,戏份不多,但每个角色都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他也在BBC剧集《浴血黑帮》中,塑造了21世纪迷人的黑帮头目“汤米·谢尔比”。近20年里,他不断积累作品,但始终没有走向舞台中央。

其实,墨菲没有着急去拥抱好莱坞造星工业的“速成技术”,他远离名利场与镁光灯。不拍戏的时候,躲到爱尔兰的家里,听歌,看书,喝茶,逛超市,给自己做素食,过着日常的生活。当《奥本海默》为他赢得全球赞誉后,在CBS《60分钟》的节目中,他直言,自己从来没有理解过电影明星是什么意思,“我始终觉得自己是一名演员”,他把自己浸在生活里,像一位传统手工匠人那样,不紧不慢地打磨自己的演技,抽丝剥茧地分析与塑造角色—如诺兰所说,“带着一种非凡的同理心,将观众带入一个思考过程”。

当晚的颁奖典礼上,发表获奖感言时,墨菲那双美丽、深邃的蓝眼睛,像宝石一样闪烁着。

这让人想起无数个由他创造的经典镜头。《浴血黑帮》中,一抬头,帽檐下亮出的坚定眼神如剃刀一样锋利;《敦刻尔克》中,那双湿漉漉的眼睛,流露着似乎灵魂都要碎掉的脆弱;《奥本海默》里,被原子弹爆炸的眩光所吞噬的双眼,渗透着惊恐。

基里安·墨菲的蓝眼睛,像会魔法一样。

稻草人的面具

2003年6月末,诺兰打开了《旧金山纪事报》,映入眼帘的是惊悚片《惊变28天》的海报。

海报上,墨菲剃光了头发,赤裸的上身惨白得几乎没有血色。在这张色调暗黑的海报上,一双眼睛格外吸引人的注意。那是一双在光线照耀下清澈得像一股清泉、在阴影下像水井一样深邃的蓝色双眸,诺兰整个人都被墨菲的“蓝眼睛、他的外表、关于他的一切所震撼”。

彼时的诺兰,刚凭借《记忆碎片》和《失眠症》中繁复的叙事结构在世界影坛上建立了自己的影像风格。此时正是“9·11”事件后的第三年,在“不得不被这件事影响”下,诺兰从一些恐怖主义故事中汲取灵感,正准备为他从科幻片到超英电影的转型之作《蝙蝠侠》创作剧本与物色演员。

当时的墨菲,刚凭借《惊变28天》走出爱尔兰,逐渐被世界知晓,但他早已看过诺兰的作品,成为这名青年导演的粉丝。

这是两个对电影艺术同样有着追求与理想的年轻人。当时的他们还不知道,未来会如何撮合他们,他们又如何互相成就,携手走过20年,创造了一部又一部的影史经典之作。

当墨菲披着布鲁斯·韦恩的造型出场后,35毫米胶片呈现了这名爱尔兰演员无限的魅力。全场的目光似乎被电流控制住一样,这是诺兰从未见过的景象,片场工作人员停下了手中的工作。

“基里安”是一个带有浓重爱尔兰特色的名字,寓意为冲突、混乱和聪明。

电影《惊变28天》劇照
电影《蝙蝠侠:侠影之谜》剧照
电影《戴珍珠耳环的少女》剧照

但很明显,墨菲瘦弱的身躯与忧郁似水的眼神,与救世英雄蝙蝠侠那高壮的身躯、紧实的肌肉和坚定的眼神并不一致。严格来说,试镜并没有成功,墨菲也知道,自己不是合适人选。但诺兰已暗暗打定另一个主意。最终,诺兰说服制片公司高管,得到了他满意的结果:让基里安·墨菲扮演“稻草人”。

“稻草人”是一个情感淡漠、几近冷血的角色。人前,他是心理学家乔纳森·克莱恩。但人后,他戴上那破烂的麻袋防毒面具,化身“稻草人”,从面罩中往外喷出毒气,唤醒人的恐惧本能,这是稻草人操纵他人精神世界的武器。他用低沉性感的嗓音问:“你想看看我的面具吗?”那是死神的呼喊音正在迫近。

墨菲的忧郁,为这个瘦弱但冷酷的反派角色,注入了复杂而迷人的气质。在一副银边方框眼镜的加成下,蓝眼睛的忧郁,变成了深不可测的阴森可怖。

在这之前,《蝙蝠侠》系列中的大反派们,皆由早已成名的电影明星来出演:杰克·尼科尔森的“小丑”、阿诺德·施瓦辛格的“急冻人”、金·凯瑞“谜语人”等等。事实证明,诺兰的毒辣眼光,是对的。墨菲的演绎,让“稻草人”成为蝙蝠侠系列电影中最受欢迎的反派之一。

在第一次合作中,诺兰注意到,墨菲的表演甚少技术的痕迹—毕竟他并非出身科班。正式开始拍摄时,墨菲会忽略剧组为辅佐演员留下的表演标记,只凭直觉作出反应,这完全是出于角色的本能。但本能,恰恰是“演员最强大的武器”。在真实场景下,在事情正在发生时,现实是无法预知下一步的,一切充满了无尽可能性,甚至是意外的出现,会让墨菲感到新鲜且刺激,激发着他的身体和大脑的能量。

醉汉在踢门

墨菲将自己的表演天赋归功于“表现欲”。当他站在舞台上唱歌、跳舞、表演,眼前观众投射到自己身上的注意力,会让他感到舒服与兴奋。这似乎是他与生俱来的能力。

1976年,基里安·墨菲出生在爱尔兰西南部城市科克城。“基里安”是一个带有浓重爱尔兰特色的名字,寓意为冲突、混乱和聪明—事实证明了,这的确是墨菲演艺人生的关键词。Cillian的词根cille,往往与教会相关,是这个天主教国家的特色。

本文刊登于《看世界》2024年7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