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一季度,五家上市险企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13.5%。新准则可比口径下,一季度,平安、国寿、太保、新华、人保归母净利润同比变动-4%、-25%、1%、-29%、-24%,承保业绩下滑拖累利润表现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权益市场表现稍弱于2023年同期,总投资收益除国寿(7.2%)、人保(-38.7%)外,同比均为个位数负增;二是承保业绩下滑对利润的拖累显现,新华CSM摊销下滑导致保险服务收入下滑,国寿当期赔付增加叠加利率下行导致保险服务费用增加。平安集团、寿险归母营运利润同比分别变动-3%、2%,寿险正增长预计受益于免税收益增加与营运偏差改善。
在寿险方面,缴期结构优化叠加银保报行合一,Margin回升驱动NBV高增。一季度可比口径下,平安、国寿、太保、新华、人保寿险、友邦NBV同比分别增长20.7%、26.3%、43.6%、51%、81.6%、26.9%(太保按照2023年精算假设调整导致的NBV折价率进行折算,披露口径为30.7%),新单保费同比分别变动-14%、-4%、+0%、-41%、-21%、+23%。
从个险渠道看,新单高速增长(太保、新华个险新单同比分别增长31%、18%),主要源于居民储蓄需求旺盛叠加保险产品长期保值增值优势显著,各公司纷纷加大长期缴产品销售,预计缴期结构普遍优化。
代理人量稳质升态势延续,国寿个险销售人力同比、较上年末分别下降6%、2%,绩优人群数量和占比持续实现双提升,月人均首年期交保费同比增长17.7%;平安代理人数量较上年末减少1.4万人,下降4%,人均NBV同比增长56.4%;太保绩优队伍规模稳定,产能及收入持续攀升,U人力月人均首年规模保费、月人均首年佣金同比分别增长33.7%、14.1%;新华绩优人力规模及人均产能均有较大幅度的提升。银保渠道受报行合一影响新单保费大幅下滑,但期缴新单占比提升(新华+34pct)+手续费大幅压降,预计Margin有较好改善。
负债端整体表现较好,资产端预期的边际改善带来的保险股估值修复行情预计将持续。短期来看,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统筹研究消化存量房产和优化增量住房的政策措施”,整体导向更积极,叠加股市向上反弹,预计保险股阶段性的估值反弹将持续。中期静待经济预期好转之下长端利率阶段性抬升,以及负债端刚性负债成本下降和下降之后的销售企稳。
净利润表现分化
一季度,人身险保费增速差异性较大,投资导致险企净利润表现分化,但总体净利润增速好于市场预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