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木之间也会保持社交距离?
人类作为社会性物种,心理结构非常复杂,希望能与他人接触的同时,也享受独处。所以,人会把握与他人交往的“度”,保持让双方都舒适的社交距离。
然而,你可能没注意到,一些树木也会与自己的邻居保持距离,它们的树冠并非紧密贴合在一起,而是存在一条条明显的间隙。树木的这种“不接触行为”,在无人机俯瞰视角下并不明显,但如果你站在森林里,从地面抬头看,就会非常直观。
这种现象叫做树冠羞避,也称“冠层脱落”“冠层羞避”和“间距间隔”。
并不是所有植物都会出现树冠羞避现象,树冠羞避常出现在同一物种的不同个体之间。一般来说,较高大乔木出现此现象的概率更大,也更容易观察到,如山樟、桉树、美国黑松、欧洲冬青栎以及意大利五针松等。此外,相对低矮的白骨壤也会出现这种现象。

20世纪20年代,树冠羞避这个名词就已经被提出。人们一直试图弄明白植物羞避现象出现的原因,但直到今天,科学家们的意见仍没有达成统一。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环球人文地理》2024年4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