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炎培1925年两次山西行纪实
作者 杨志勇
发表于 2024年5月

黄炎培是谁

黄炎培(1878—1965),字任之(又作韧之),号楚南,笔名抱一,江苏川沙(今上海浦东)人。1901年入南洋公学,次年中举,1905年参加同盟会。黄炎培是20世纪中国鼎鼎有名的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曾参与创办中华职业教育社、组建中国民主同盟、创建民主建国会、响应中共中央“五一口号”等。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政务院副总理、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國政协副主席等职。他也是一位多产的诗人,生前出版过诗集《并门草》《辽东草》《苞桑吟》《苞桑集》《天长集》《白桑》《红桑》等,而散见于其他著作、日记中的诗歌更多。据其子黄方毅统计,黄炎培一生所作诗歌有3000余首。

黄炎培

黄炎培在教育领域的主要贡献集中在职业教育方面,他创办的职业学校及其在职业教育理论上的贡献,在中国教育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堪称我国现代职业教育的奠基人,职业教育的理论家和实践家。其职业教育经历可划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从1903年至1913年,是他职业教育思想的孕育时期。这一时期他主要从事于普通教育;第二个时期,从1914年至1916年,是他职业教育思想的萌芽、成长时期,这一时期主要进行教育的考察、探究;第三个时期,从1917年至1947年,是他职业教育思想形成、职业教育理论完善的时期。这一时期他集中精力创办职业学校,进行职业教育的实验研究。主要的学术观点包括:职业教育关系社会生产,对社会发展意义重大;职业教育也要尊重个性与社会需求,个性要发展,社会生产力要提高;职业教育要提倡爱国,要为国服务,要服务社会等。

黄炎培为什么来山西

1925年8月,黄炎培先生初次来到山西太原是为了参加中华教育改进社召开的第四届年会,并作职业教育主题演讲。9月再至太原,是应阎锡山之邀筹划山西职业教育计划和试行方案。

中华教育改进社创立于1921年12月23日,由新教育共进社、新教育杂志社、实际教育调查社三家合并而来,名誉董事有孟禄、梁启超、严修、张仲仁、李石曾等五人,董事为蔡元培、范源濂、郭秉文、黄炎培、汪精卫、熊希龄、张伯苓、李湘辰、袁希涛等九人。1922年2月在上海召开的第一次董事会上,公推范源濂为第一任董事长,聘请陶行知为总干事。该社是当时中国影响力最大的教育社团,曾参与世界教育会议,创立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办有《新教育》《新教育评论》,创办晓庄试验乡村师范学校。中华教育改进社成立后先后在济南、北京、南京召开三次年会。根据1924年第三届南京年会决议,第四届年会举行地址方案有二:一在奉天(即沈阳),二在太原。后因时局关系,即按第二个方案在太原举行。

1925年3月,陶行知两次亲至太原,与政府当局及教育界人士洽谈年会筹办方案,议定大会日期为是年8月,地点在山西大学举行。年会筹备期间,还确定了学术演讲的学者与主题,其中有柏克赫司特女士演讲《道尔顿制》,麦克乐演讲《最低限度之体育》,袁观澜演讲《义务教育》,黄任之(即黄炎培)、杨卫玉、邹恩润演讲《职业教育》,程湘帆演讲《地方教育行政》,朱经业演讲《中小学历史教学》,叶誉虎演讲《交通与教育》,陶行知演讲《中国教育政策之商榷》等。中华教育改进社第四届年会于8月17日在太原如期召开,8月25日闭幕,出席人数为700人,共收到提案78件,会议重要议题有建议将教育写入宪法、抵抗日英文化教育侵略、组织国家教育政策委员会等。

黄炎培在这次年会演讲中提出山西职业教育计划有两大任务,其中之一就是“划区试验乡村职业教育”,主要内容详见下文《在山西三星期间之工作》节选部分。

当时山西省长阎锡山对黄炎培的“划区试验乡村职业教育”提议很感兴趣,认为切实可行,就安排教育厅长陈乙和协商在山西试办计划。于是应山西省的邀请,黄炎培于9月6日再次来到太原,实地研讨乡村职业教育施行区域与办法,与之同行的还有东南大学教授冯梯霞、赵叔愚。在晋两星期间,先后考察了晋北忻县、定襄县,晋南榆次、太谷、灵石等县,初定忻县樊野场村、定襄县待阳村、灵石县静升村为试验区。

山西举办全国教育方面的年会,与自身教育事业发达有关。当时的山西经过十几年的休养生息,经济民生都得到了较大的发展,教育事业也突飞猛进。当时山西主政者阎锡山对教育非常重视,提出要“以国民教育培育根基,以人才教育铸就精英,以职业教育谋求生计,以社会教育感化民众”。社会发展环境相对稳定、教育列入一把手工程,这两大因素决定了山西义务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在当时都走在了全国前列,堪称全国的教育模范省。

我们这里重点说说山西的职业教育在民国时期的发展情况。1921年,山西有职业学校60所,在全国排第4位。1925年,短短四年时间,这一数字猛增至151所,全国排名上升至第2位。1931年,全国共有省立农工商专业学校8所,山西就有3所。抗战前山西共有甲种实业学校7所,在全国居前5名;乙种实业学校51所,居全国第3位。除高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初等职业教育外,山西省从1918年开始到20世纪30年代,还根据经济发展需要开展了分门别类的职业补习教育,如商业传习所、农民传习所、医学传习所、林业传习所、银行簿记传习所等等。

黄炎培在山西做了什么

黄炎培于1925年两次来山西停留时间大概有三个星期,其间主要是在太原开会、演讲,又曾到忻县、定襄、灵石、介休等处实地考察职业教育推行计划,并与阎锡山、赵戴文、田应璜、张瑞玑、马骏、冯司直、郭象升、陈乙和、陈敬棠、柯璜、牛诚修、马甲鼎等晋界要员进行交流。记录此期间活动的原始文献有三,从这些文献我们可以了解黄炎培在山西的详细活动。

一是黄炎培的日记,后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整理,于2008年出版。从《黄炎培日记(第2卷1918.2-1927.7)》得知,黄炎培第一次往返山西时间为8月16日(星期日)抵并,24日离并;第二次往返时间为9月6日到太原,20日离并。两次来晋日记原文转载如下:

1925年8月日记文

16日星期日

午前八时上正太车,过井泾以上,山景大佳,共过二十四洞。午后三时抵太原。

宿山西大饭店。

17日星期一

午前,中华教育改进社第四届年会行开幕式,假山西大学,校长王录勋(猷丞)。

午后,职业教育组谈话会,定日程,各组会议。

夜,董事会。

18日星期二

午前,职业教育组会议,通过议案三。

午,李絅卿(玉堂)宴于山西饭店。

本文刊登于《文史月刊》2024年5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