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互联网借贷成为新浪潮的过程中,互联网银行业也正在成为暴力催收的“重灾区”,在抖音、小红书、黑猫投诉等不同平台上,催收投诉日渐频繁。在消费者的投诉中,关于暴力催收的手段层出不穷,诸如个人信息被非法获取、通讯录被打爆、冒充公检法发送短信等。
当下,各家互联网银行的催收投诉是什么情况?消费者在遭遇暴力催收时又当如何正确维护自身权益?
在互联网银行借款5万频被催收
李某(化名)是一位众邦银行的消费者,由于个人资金上的需求,从众邦银行进行了一笔5万元的借款。后由于个人资金链的断裂,该笔贷款出现了逾期。
逾期发生后,李某收到了一通自称“法务小组调查人员”的催收电话。起先,李某对于此并没有过多的反对,但是上述催收人员的后续操作令李某十分愤懑。
催收人员向李某所在的单位进行了催收,透露了李某的逾期信息。这直接导致李某的公司对其产生了解雇的念头。在李某看来,这操作掐断他唯一的经济来源,打碎他挣钱的饭碗。
对于“第三人”的催收在法规上是禁止的,但是实际操作过程中,不少互联网银行仍有违规操作,甚至有催收人员直接向消费者公司索要工资单等个人信息。
南都湾财社从黑猫投诉平台上了解到,当下对于互联网银行的投诉主要包括高息、恶意扣款以及催收。其中尤以暴力催收的占比较高。
为了进一步了解当下互联网银行消费者的投诉情况,南都湾财社对黑猫投诉平台上的投诉进行了梳理,发现头部互联网银行的投诉反馈完成情况明显低于此前观察的持牌消金公司。
来自新网银行的消费者林某(化名)表示, 由于个人工伤导致贷款逾期3天。然而在本人并未失联的情况下,新网银行的催收人员就来电声称要向该消费者的亲友、单位联系。
南都湾财社选取了互联网银行中总资产超过1000亿规模的头部企业作为观察标的,他们分别为微众银行、网商银行、众邦银行、苏宁银行、新网银行。
值得注意的是,黑猫投诉会以企业名称进行投诉归集,但“网商银行”并没有对应的投诉归集,而通过关键词“网商银行”进行搜索,却显示有3469条投诉。
在网商银行之外,南都湾财社以近30天投诉量、累计投诉量、投诉回应完成率作为观察点对剩余4家千亿级互联网银行进行了数据整理。
就近30天投诉量来看,新网银行高居第一,达到了109条。排在新网银行后面的分别为微众银行、苏宁银行、众邦银行,对应投诉量为74条、68条、43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