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ra意义非凡,只谈对短视频影响是羞辱它
作者 杨博雯 樊文扬 刘嫚
发表于 2024年4月

和許多“科班”出身的科技从业者相比,王坚的履历显得有些传奇。

作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云计算技术专家、阿里云创始人,王坚早年曾专攻心理学专业并从事相关大学教育,后来才转至互联网领域。2008年,他加入阿里巴巴主导开展的云计算项目,彼时这一概念在国内尚不被清晰。经过数年耕耘,随着云计算系统“飞天”的诞生,王坚也成为科技圈无数人的偶像。

去年是王坚首次当选全国政协委员。今年3月,在履职的第二年,王坚和南都记者围绕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展开了一场深入的对话。或许与从前的教学工作经历有关,王坚不仅全无大佬“架子”,还很擅长将复杂、专业的科技类问题拆解开来,运用其特有的方法,分析由浅入深、鞭辟入里。

针对今年备受关注的Sora模型、大模型商业化等问题,王坚都发表了看法。他表示,当前国产大模型和GPT-4及其下一代技术的差距仍然很大,建议通过开源方式,依靠技术社区的力量找到发展路径,由市场来检验其水平。此外,Sora问世的意义极大,远不止会对短视频、影视等行业带来冲击,它解决了非常复杂的一件事——视觉问题,王坚甚至直言:“如果能创造视频,它也就能创造世界。”

当前大模型的市场价值大于商业价值

南都:2024年被认为是AI大模型应用的浪潮年。在大模型产品的商业化或市场化方面,你有哪些思考可以分享?

王坚:在我看来,商业化和市场化不完全是一个意思。商业化是要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而市场化的重点在于要产生市场价值。

以搜索这一服务项目为例,它的用户量巨大,可以算作已经“市场化”了。不过,从来没有人为使用搜索服务付钱,而是为搜索页面上的广告付费。所以从这个角度讲,搜索本身并没有实现商业化,但是它完成了市场化,有人便进而想出加广告的模式对其进行商业化。我认为,市场化是商业化的基础,商业化是市场价值的重要体现。

南都:那你认为目前大模型的商业化之路进展如何?

王坚:当今全球范围里,所谓的大模型商业化还是在探索过程中。不过,目前事实已经证明,它有用户基础,也就是可以“市场化”的,那就有可能产生商业价值——这一点其实很重要,一个产品如果没有用户基础,就算实现商业化了,也是小本生意。对于一场技术革命来说,它不可能以小本生意为目标,肯定能产生更广泛的影响。整体来讲,我认为当前的大模型还处于市场价值大于商业价值的阶段。

南都:这个发展的过程你觉得会慢还是快?

王坚:那就得看你技术力量有多强、算力支撑有多大、投资有多少了,这些要素缺一不可,甚至没有办法讲其中哪个因素是核心的。当你缺哪个要素的时候,哪个要素就是最重要的。现在国内200多个大模型我觉得没有问题,大家都在一点点往上爬完成必不可少的技术积累,但肯定不是最后200个都能爬上来了,大部分中间被淘汰掉了,但总之该活的一定会活下来的。

短期来看,我认为现在整个发展过程还和市场没有直接的关系,因为这个领域的天花板还远远没有碰到。大家现在已经在讲万亿参数的模型了,行业都觉得很兴奋,你可以想想从一个模型的参数从数十亿到万亿的差别。

因此,这个赛道在国内外都还远没有到需要收敛的程度,OpenAI那么出名,但仍然会有它的挑战者出现,大家仍然在做不同的有创造性的探索。

本文刊登于《南都周刊》2024年3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