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想在AI领域有话语权,底层平台和算法须有突破
作者 黄莉玲 李玲
发表于 2024年4月

从ChatGPT到最新推出的文生视频模型Sora,“人工智能”是近年全国两会上的科技热话题。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工商大学党委书记、湘江实验室主任陈晓红提交了一份《规范大模型建设生态,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提案。

近日,陈晓红接受了南都记者的专访。她表示,目前我国在AI开源框架方面尚未被“卡脖子”,想要真正在AI基础大模型领域形成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亟待在底层平台和原创算法上取得突破。

AI率先会为三个行业带来深刻变革

南都:生成式AI的爆发持续引发科技圈讨论,您怎么看待这波生成式AI热潮?它将对哪些行业和产业带来颠覆性冲击?

陈晓红:随着ChatGPT、Sora等各类生成式AI的出现,人工智能热潮给各行各业带来了一系列技术创新和应用的可能性。目前,生成式AI在自然语言处理与图像生成这些细分领域,已经开辟出了可商用模型与应用模式。

面对AIGC的飞速发展,我认为对于以下几个行业,生成式AI可能会率先产生深刻变革:一是媒体与娱乐行业,从创作到消费,生成式AI为内容生产提速和个性化推荐定制提供了新的途径。二是医疗健康产业,生成式AI对于医疗图像的解读能力,将会提高辅助诊断的准确性,也引发基础医学研究和药物研发的模式变革。

本文刊登于《南都周刊》2024年3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