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介重厚说窦仪
作者 晏建怀
发表于 2024年6月

宋太祖赵匡胤之所以能坐上九五之位,成为宋朝开国之君,赵普立功不小,所以他上位不久,即重用赵普为宰相。不想赵普任相后,居功自傲,擅势专权,又收受贿赂,培植党羽,宋太祖深感忧虑。因为以皇帝身份直接罢黜处罚,朝野间一定会说三道四,什么鸟尽弓藏、兔死狗烹之类,于社稷不稳,于声名不利。而且,赵普到底建国有功,对自己的家族也算竭尽全力,不宜自己出面大动干戈。

为此,他想了一个办法:让翰林学士窦仪出面。窦仪是老臣,齿德俱尊,讓他出面弹劾赵普,灭一下赵普的威风,撼动一下他的地位,自然能打击赵普的嚣张气焰,也更有说服力和威慑力,自己作为皇帝,再顺势给予处理,这样既不用担心风言风语,最初的目的又能达到,是颇为稳妥的。

某日,宋太祖召来窦仪,寒暄过后,谈及赵普,说他如何目无法纪,如何专横跋扈,长此以往,于江山社稷不利云云。喋喋一大通之后,静候窦仪的响应,以引出更多对赵普不利的话题,则顺水推舟,水到渠成。窦仪作为自己手下的“笔杆子”,属近臣心腹,当心领神会。况且,当时关于窦仪可能任相的传闻亦多,自己也早有此意,只要他顺着杆子爬,说不定赵普离任之际,就是窦仪上任之时。

本文刊登于《月读》2024年6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