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童年是如何治愈一个人的一生的
有一句流行的话: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这句话也可以用到我们的偶像苏东坡身上,他无疑是用童年治愈一生的人。
苏东坡一生遭遇的无数坎坷,我们都是大概了解的。
我们之所以喜欢苏东坡,是他的随遇而安,是他的乐观和随时从头再来的勇气,是他虽饱受人生之苦,却又能及时发现生活的乐趣。
而我们大多数人迟早会有类似的人生体验,所以我们在共情他的那些坎坷,感受着他的三观所传达的不一样的生活态度时,总会由衷赞叹他伟大而丰富的心灵,并从中获得对自己人生的力量和启示。
不知你有没有想过,苏东坡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生命能量和人格魅力呢?
除了天赋和自身的努力,母亲对童年苏东坡的接纳理解,与他深刻的情感链接,恐怕都可以解释这一切。
一个被充分滋养过的童年,一个被爱养大的孩子,一切都是不一样的。
我们比较熟悉的,是母亲程夫人给苏轼讲《后汉书·范滂传》的故事。苏轼说也想做范滂那样清廉正直、舍身取义的人。他的母亲马上说:“如果你能做范滂,难道我就不能做范滂的母亲么?”我们大多数人,可能会侧重说这是母亲对孩子的品格教育。这当然没什么问题,但其实更了不起的,是一位母亲对孩子的接纳态度,是一位母亲对孩子的理解、尊重和认可。一个孩子无论为了什么而选择牺牲生命,在母亲那里,肯定都是毁灭般的打击,但她没有把这种焦虑传递给孩子,而是鼓励、肯定了孩子的志向,并表达了对孩子的支持,表示自己绝不会成为孩子的包袱。
这样的境界,的确不是普通的心胸所能做到的。所以,我们都说程夫人见识非凡,深明大义。其实,这更是做母亲的智慧。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月读》2024年6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