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梦圆拍短剧,“赌对了”
作者 刘阳
发表于 2024年6月
许梦圆生活照

“赌对了。”

在主演的第一部短剧作品《裴总每天都想父凭子贵》,在充值量上比肩《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之后,许梦圆可以坦然这么说了。

2024年1月中旬,许梦圆主演的《裴总每天都想父凭子贵》(下称“《裴总》”)上线第一个星期,该短剧的热力值就突破了3000万,充值量甚至盖过了《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成为开年爆款短剧。

在此之前,许梦圆没想到大家对这部剧的“反应会这么大”。

如果从第一次以演员身份加入影视行业算起,许梦圆逐梦演艺圈已经有17年时间了。但在出演 《裴总》之前,许梦圆在传统影视行业中接到的角色大都不温不火。在观众心中留下最深记忆的角色,还是七年前校园剧《你好,旧时光》中的“辛锐”。

年近三十的她,因为一张略显稚气的脸,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接到的都是校园剧的剧本。一边是戏路进入窄巷,另一边是年龄和经历倒逼的转型压力,现实迫使她思考演员生涯的新出口。

这时,短剧以一种猛兽般的姿态出现在行业和大众面前。尽管人们只把短剧奉为金钱和流量的风口,但对许梦圆来说,则是另一种选择。

“生活中我从没这么怼过人”

在林家家干销售的鞋店里,林雨薇(滕泽文饰)推了一把无虑(林家家的女儿);无虑摔了一跤,一屁股坐倒在地上。林家家忍无可忍,左手拽下林雨薇的头,右手一拳把对方撂倒在地。林家家放出狠话:“这120,是给你打的。”

这是《裴总每天都想父凭子贵》里一段略显夸张粗暴的剧情。许梦圆说:“生活中我还从没这么怼过人。”

但这种剧情,已成为短剧常见的“爽文”套路。在许梦圆看来,短剧跟长剧最不一样的一点,就是短剧里有很多明显“符号化”的人物,“坏人坏到极点”,而它的“爽点”正在于啪啪啪地给这些反派“打脸”,“从行为、动作和言语上把他们怼(压制)得无话可说。”

在该剧的豆瓣评论区里,一则热评说,演员来演微短剧,是所谓“降维打击”。这反映了短剧行业存在的一种弊病,即演员演技不够专业。而正是像许梦圆这种曾在传统影视行业中沉浸、打磨过的演员“下沉”到短剧后,短剧演员的演技,成为了行业焦点之一。

《裴总》是她第一次真正接触短剧的创作。去年12月,许梦圆此前合作过的长剧《锦鲤是个技术活》的制片人找到她,遞上了《裴总》的剧本。那会儿,短剧还不像现在这么出风头,“大家还在观望”。许梦圆并没有期待《裴总》能带来多好的市场效应,但还是决定“试试水”。她谁也没告诉,接下了这部短剧的拍摄。

剧中的林家家是一个大女主式的角色。她跟许梦圆有个共同点—都是天生的乐天派,身上有一种不服输的狠劲儿。这让许梦圆觉得很新鲜。

一共99集的《裴总》,全程只拍摄了14天,在剧组的每一天,许梦圆都过得很紧凑充实。她每天早上六点多起床化妆,一直拍到下午五六点收工。短剧讲求的是效率,所以表演需要快、准、狠,“你得进入(状态)快,然后情绪准确,因为时间比较宝贵”。

本文刊登于《南风窗》2024年12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