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马尼亚时间3时55分,短剧制片人梁兰所在的剧组终于收工。她打开微信,群里爸妈正在晒自己的早饭,问她:下工没?
在这三个月里,这样的问候几乎每一天都会发生,尤其是5月份。那时,梁兰手头三个海外短剧项目开机,选角、勘景、找服装,她忙得脚不沾地,可以与父母联络的时间少之又少。
累是累,但看到银行卡里不断增长的数字,以及项目上线后评论区里海外观众的夸赞,梁兰又觉得“很值”。
“很值”背后指向的,是这场从去年开始席卷全球的短剧浪潮。SensorTower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2月底,已有40多款短剧应用试水海外市场。单是短剧平台ReelShort,就在去年11月一度超越TikTok,登上美国iOS娱乐榜首。
人海潮涌中,30岁的投资人高祥晨也离开了老本行,一头扎进短剧赛道,在去年成为美股上市公司Mega Metrix Corp.(NYSE:MPU)的首席运营官,并主导了短剧平台FlexTV项目的并购整合。
赛道很重要,高祥晨预测,3年内短剧赛道或将产生百亿美元平台。
就像拼多多之于亚马逊,TikTok之于Facebook,人们热切希望下一个成功出海的商业项目从短剧赛道诞生,成为短剧界的网飞(Netflix),挑战网飞。
但问题在于,现有的短剧生产运营模式,能满足一个全球性的短剧平台的饕餮胃口吗?
短剧平台,争相出海
落座五分钟了,对面的高祥晨身穿灰色T恤,依旧低头回复着工作消息。
为什么会想到打出“拼多多版网飞”的旗号?
听到我的问题,他抬起头,反应略显迟钝,有种大脑被强制开机的滞涩感。可以理解,今年1月成功收购FlexTV后,高祥晨和团队重点发力北美市场,提出今年至少做100部原创剧的计划,这意味着每个月他们平均要出9部短剧。
整个上半年,高祥晨和团队忙着上项目,各地跑,想趁着市场早期把量堆上来。也因此,我跟他约时间变得分外艰难,沟通时间花了一周多,本定在周二 上午,却因临时突发会议被推迟到了周四下午。
这样的状况放在海外短剧人身上似乎是常态。时间就是金钱,所有人都在高速运转,就像自转永不停歇的陀螺。高祥晨告诉我,近半年他几乎没有怎么休息过。
而拨动陀螺的鞭子,是海外用户“热情”的反馈。SensorTower数据显示,2022年头部短剧出海平台下载量/净流水仅4.4万次/2.0万美元,到了2023年,数据膨胀为2823万次/5671万美元,实现爆发式增长。

进入2024年后,中国短剧平台在海外的最佳成绩不断被刷新,多点开花,有的在中国台湾地区连续七天霸榜iOS娱乐榜第一,有的在日本iOS娱乐类目畅销榜超过网飞,还有的同时拿下美国iOS和谷歌商店免费总榜的桂冠。
超越网飞是短暂的事实,而把短暂变成常态是短剧出海平台们热切的期望。与市场增速放缓、竞争格局基本稳定的国际长视频相比,短剧出海市场规模增长迅猛,市场潜力空间也更大。
SensorTower数据显示,短剧出海市场近半年热度骤增,相比2023年9月,2024年2月内购收入和下载量分别增长280%和220%。
今年3月,在微短剧创新发展与国际传播论坛上,点众科技海外业务负责人吴克雷公开表露对短剧行业未来发展的看好态度,认为中国微短剧将成为全球第五个文化现象,并预测2027年海外微短剧市场规模能突破100亿美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