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周我在朋友圈立了一个誓:“要是再给小朋友讲题,就自罚一个月不碰手机。”朋友们纷纷表示关注和同情,并认为如此重誓足见我的决心。在和孩子的作业缠斗一学期后,我在考虑要不要放手,天天费脑子,日日落埋怨,吃力不讨好,任何一个有理智的成年人都不会这么干事。当然,最关键是,孩子已经不吃我这套了。
小学的最后一年,孩子在数学学习上感觉有些吃力,遇到难题解不出来她会急得掉眼泪,作业不再是一水儿的“优”,常年90分以上的数学成绩也开始被八十多取代。孩子把大部分的学习精力都花在了数学上,却只能看着分数走下坡路。为了提高数学成绩,老母亲也曾经考虑找个家教攻坚一下,还特意去咨询了一圈。资深数学老师给出建议“小学那点知识不需要家教或者一对一,孩子自己在课内学扎实就行,家长不要老想着找个家教就能自己轻松了,还是得自己多帮助孩子。”
既然专业意见都这么说,老母亲就当仁不让了。自那之后,我每天检查她的数学作业,给她讲数学题,和她一起看网上的视频课,一起进行难题的攻关。效果还算不错,孩子小学毕业考数学接近满分,升初中后进了年级的“尖子班”。老母亲难免有些志得意满,一个好妈妈,不仅能在生活上照料孩子还能辅导学习,不仅能帮孩子提分而且是提数学分,还能省掉数以千计的家教钱。真是棒棒的!小学的成功经验,让我有了信心,只要和孩子同步学习,初中数学八成也能手到擒来。
一开始也是顺利的,给孩子辅导、帮孩子讲题,她虽然各种厌烦,但还算能听得进去。初中课业负担变重,为了让孩子早点睡觉,老母亲对晚间的作业时间进行了详细规划,数学再费劲一个半小时必须做完,语文半小时,英语半小时,其他各科一小时,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在11点之前结束战斗。以保证孩子睡眠为名,老母亲逐步放大了自己辅导作业的权限,在科目上,从数学扩展到了全科,在时间上,占据了每个工作日晚上和大部分周末。
先说说我自己的感受,首先是很累的。孩子的作业变成了我的另一项工作,白天完成了自己的工作份额,晚上还要费心动脑完成她的这份。长夜漫漫,和作业搭子对答案的时候,两人难免长吁短叹:“好困啊,还没写完。”
但其实也是很爽的。在每一个做题的深夜,都有隐秘的快乐在流淌。做孩子的作业特别是数学作业会让人很有成就感,在离开校园多年后,还能重拾攻克难关的快乐和智识上的自信,且不需经历考试的检验和排名的碾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