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也许没有那么悲惨
作者 艾莉森·比尔德
发表于 2024年6月

今天是我47岁的生日。早上6点45起床,为我15岁的小孩泡好燕麦,找到了13岁小朋友的滑冰袋,清理了丈夫的湿毛巾,叠好一堆衣服后开始洗另一堆。我的父母打电话,问我们之前几次聊天提过的同样的问题:我会怎么庆祝?我(不变的)回答是:工作一天,花三个小时接送小孩,还有返校之夜。祝我生日快乐!

你也许能看出来,我正处于社会学家所说的幸福感U型曲线的最低点——没有青春期的高能量和高期待,陷于严肃的工作和家庭责任,等待着年龄增长带来对生活的喜悦和感激。我的朋友也都差不多。这个生命的季节难道不让人悲伤吗?我们的脸上有了皱纹,皮肤下垂,身体摇晃又疼痛,职业生涯停滞不前。我们的婚姻尘埃落定,变得陈旧或失败。我们的孩子长大后离家远去,而长辈却每况愈下,也会去世。

但是中年一定要这么苦闷吗?几本新书和一个播客明确了几种原因——特别是对于女性,她们总是扮演照顾角色,而且面临着越来越不实际的审美标准。不过这些作品也为如何改善这种经历提供了大量建议。于是我决定了解一下这些作品。

两个题目引起了我的注意,因为它们恰好击中了我這样中年女性的日常感受。身在英国的作家维多利亚·史密斯的《魔女》调查了我们的同龄人通常是怎样被忽视和被诋毁的。领导力教练露西·瑞安的《叛逆女性》让我惊讶的是,它没有关注我们在某个年龄被认为是多么没有吸引力,而是关注50岁以上的职业女性是如何反击低估她们的企业体系的。

本文刊登于《人生与伴侣》2024年4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