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造:他们续写400年文献孤品传奇
作者 黄显功
发表于 2024年6月
缂丝版《佛说眼明经》手卷包首

2023年1月18日,刚启用不久的上海图书馆东馆新大楼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献捐赠仪式,由缂丝专家林玲女士向上海图书馆捐赠了一件缂丝版《佛说眼明经》手卷。在知名译制片配音名家乔榛之子乔旸先生抑扬顿挫的吟诵声中,林玲从楠木盒中取出缂丝长卷缓缓展开,长桌上顿时金光闪耀,熠熠生辉,历时一年多时间精心编织再造的馆藏珍品《佛说眼明经》跃入了众人的眼帘,令人惊艳不已。我作为此事的见证人,缓步走到桌旁,当我再次亲手触及此物时,内心难抑激动之情,思绪回到了昨天。

我是一个图书馆工作者,长期从事文献资源建设工作,几十年来,为上海图书馆收集了大量各种各样的文献。既有纸质的书报刊、手稿、碑帖、家谱……还有照片、缩微胶卷、音像资料、数字资源等各种载体形态的文献,而以缂丝为载体的新类型文献,我则是首次亲历收藏。这个缘起自一部关于缂丝的学术著作。2020年,缂丝专家林玲的《中国丝绸文人画:从宋代到当代的缂丝艺术》(上海文化出版社)在上海中心举行了首发式后,12月1日作者到上海图书馆中国文化名人手稿馆捐赠了本书的手稿,我与她因此相识。次年1月30日,我们邀请她在上海图书馆举行了缂丝艺术讲座。在台上,她手持话筒,闲庭信步的脱口秀和现场传递的缂丝实物样品,为听众打开了一扇陌生而精妙的艺术之窗,这个讲座既是对大众的扫盲,也是对我深入认识缂丝的指点迷津。以此为起点,我们就缂丝与古籍装帧主题开展了合作研究,林老师对我们古籍修复人员给予了许多专业指导,开拓了我们对古籍装帧材料的认识。在林老师协助我们鉴别馆藏文献织绣类装潢材料的过程中,她对《佛说眼明经》经折装封面用料作出了专业鉴定,令我们获益匪浅。

緙丝版《佛说眼明经》手卷 局部

缂丝在中国历史上,曾被皇室、收藏家用作珍稀书画、善本的装潢,并以此特殊的技艺复制名家法书与绘画作品,具有十分独特的尊贵性,成为一种深受推崇的高级别藏品。鉴于国内重要文博机构收藏缂丝艺术品的状况,为了弥补上海图书馆缺藏缂丝实物文献的遗憾,林玲热忱地向我表示,愿为我们量身定做一件馆藏精品,作为庆祝上图新馆落成的贺礼。我自然是求之不得,积极配合。

上海图书馆的文献收藏非常丰富,历史文献的藏量达300多万件。古籍作为其中的重要馆藏,有一件完成于1609年的明神宗朱翊钧(1563年至1620年)的写经册《佛说眼明经》,这件海内孤本1912年由藏家宣哲(1866年至1943年)在上海重新装裱,上世纪50年代由上海图书馆收藏。

本文刊登于《中国收藏》2024年6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