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有雅卧
作者 曹双双
发表于 2024年6月

广式家具起源于明末清初,至清代中叶,随着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成为“ 清式”家具的典型款式之一。因其用料粗大丰裕、木质一致、装饰花纹雕刻讲究等特点,广式家具在中国传统家具艺术中占有重要地位。床榻类家具作为广式家具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具有功能上的实用性、舒适性,还通过其雕刻、镶嵌等工艺手法展现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古代家居首选

明清床榻类家具一般包括榻、罗汉床、架子床、拔步床、炕床等。从造型来看,只有床身、上无任何装置的一般称作榻。后背及左右两侧安装了“围子”的是罗汉床,体积一般较大,给人以稳如泰山的厚重感。炕床和长椅类似,单看其背板和侧围则和罗汉床相同,只是床面比较狭窄。

就使用场景而言,古代人有“大睡”和“小睡”兩种情况,分别指晚上就寝与午休等小憩方式。罗汉床和炕床主要用于小睡,也可以用来待客、小憩,而架子床和拔步床则专用于大睡,不能用来待客。罗汉床的造型设计简洁、优雅、大方,注重线条的流畅与比例的协调,兼具实用性与审美性,因此在古代备受青睐。其使用历史可以追溯到唐朝,当时的罗汉床由多块红松木或竹子拼接而成,床面铺上厚实的草席或以柳树框架做成榻子,其上铺布厚麻沯。

在古代家居生活中,罗汉床扮演着重要角色,如从故宫博物院藏《韩熙载夜宴图》卷宋摹本中,可见以罗汉床为中心待客的场景。图中韩熙载所坐三围屏式罗汉床体量大,可坐数人,上有矮几用来放置茶碗及点心;床为箱式,髹黑漆,无雕刻,床围贴山水花鸟画作为装饰。镇江博物馆藏明正统二年(1473 年)谢环所绘的《杏园雅集图》卷中也出现了三处罗汉床的踪迹,并配有脚踏。在清代有关中国家庭场景题材的外销画或旧照片中,也常见罗汉床的身影(图1)。

本文刊登于《中国收藏》2024年6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