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流言榜
发表于 2024年6月

“每月科学流言榜”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北京市网信办、首都互联网协会指导,北京科技记者编辑协会、北京地区网站联合辟谣平台共同发布,得到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技传播专业委员会、中国晚报科学编辑记者学会、上海科技传播协会、北京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的支持。

卵巢功能下降会导致“断崖式衰老”吗

流言:卵巢功能下降会导致女性的皮肤明显衰老,出现“断崖式衰老”。

真相:女性的卵巢功能从25岁开始下降,并在35~37岁时经历显著的下降期,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衰老是人体功能的整体衰退,卵巢功能下降主要导致女性发生骨质疏松、潮热盗汗及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概率升高,正常范围内的卵巢功能下降并不会造成面容的骤变。

至于所谓的网红“保养套餐”,对延缓卵巢功能衰退作用不大。女性一生大约产生400个卵泡,随着卵泡的消耗,雌激素的分泌量也逐渐减少,这是无法改变的自然规律。号称可以保养卵巢的营养补充剂并非药品,对人体起到的作用缓慢且微量;另外一些号称含有雌激素或可以促进雌激素分泌的药品,必须遵医嘱使用,否则可能造成人体激素分泌紊乱,甚至有致癌风险。

黑色的外卖勺子有毒吗

流言:黑色的一次性餐勺全是用回收的废塑料生产的,气味刺鼻,用了对人体有害。

真相:检验显示,打开外卖餐具包出现的“气味”来自包装袋里的一次性筷子。为了起到防腐、漂白等作用,在一次性筷子的生产过程中,厂商会用亚硫酸盐浸泡竹筷,导致经过处理的筷子存在二氧化硫残留,因而带有刺激性气味。不过,只要在国家的限定标准范围内,产品都是合规的。

至于黑色的一次性餐勺是否卫生,研究人员参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GB 4806.7-2016)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消毒餐(饮)具》(GB 14934-2016),并附带检测了大肠菌群和沙门氏菌。整合所有检测结果发现,产品的各项指标均在国标限定范围以内,从安全性看,这些产品的质量都是过关的。

实际上,塑料的颜色与其安全性没有必然联系。对于消费者来说,日常判断食品用塑料制品的安全性,主要看产品上的标识。比如,PP材质耐高温,对酸、碱、酒精和油脂稳定,常用于制作塑料餐(饮)具;PET则多用于制作饮料瓶包装,其材质在常温下相对稳定,但盛装过热食品时会迁移出有害物质;保鲜膜常用的PE、PVC材质,在高温下也会析出有毒物质……也就是说,在高温条件下,透明的PE材质并不见得比黑色的PP材质更安全。但是,由于塑料垃圾不容易降解,出于環保和健康的考虑,无论是黑色的塑料勺子还是其他塑料餐具,建议大家尽量少用。

季节性过敏“挺一挺”就能过去吗

流言:季节性过敏能抗着就抗着,症状严重时才需用药。

本文刊登于《百科知识》2024年10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