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笔与键盘的较量
作者 张田勘
发表于 2024年6月

在互联网时代到来之前,人们记录信息、学习知识的主要工具是纸和笔,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在键盘上打字记录信息越来越普遍,信息的载体从纸变成了计算机和互联网。尽管如此,纸笔与键盘之间的较量并没有结束,比如,学生、教师、演讲者、科学家就经常面对“要手写,还是要打字”的选择。

前不久,浙江省金华市的一位小学语文老师因生动、形象的手绘“板书”走红。这位老师名叫吕晓君,她将绘画融入语文课堂,让板书有了新“境界”。每次上课,学生们都被吕老师的板书深深吸引,连连赞叹“好看”,听课的专注度也更高了。在信息化和智能化时代,作为教师的基本功之一的板书逐渐式微,很多课堂上已再难看到板书。吕老师的板书受到学生的喜爱,原因在于,相比于制作模式化的电子课件(PPT),设计、书写板书是更具个性化的教学技能,涵容了更多的创造性。板书的创造性具体体现为,第一,虽然设计好板书后教师会在不同的班级课堂上反复书写,但由于教学过程的随机性,每次书写的板书总会有不同之处,这也是一个调整、创新的过程,每一次教学都是一次创造性劳动;第二,不同教师设计的板书内容、表现方式、审美风格各异,都能体现出教师的匠心,显示了每位教师的具体劳动过程,也创造出了个性化的产品。

从教学效果看,教师书写板书需要时间,在写的过程中,不仅可以通过讲解引导学生的注意力,还给学生留下了思考的时间,让学生跟随教师的板书和讲解深入教学内容中,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当然,现在有很多人选择使用电子课件(文档)替代板书,这是教师、演讲者通过视觉方式展现讲课内容的主要方式,它综合了图形、剪贴画、多种字体,还可以插入音频、视频,表现形式十分丰富。

本文刊登于《百科知识》2024年10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