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燃烧之路”以一条由宏观至微观、由外到内的河流开始,不断回溯,由广阔的自然,到城市,再到人类居住的房间、卧室,到人的身体、皮肤,最终再回归到星辰大海,人的身体最终成为天地之间的通道。摄影是贯彻其中的隐秘线索,在不可知力量与人类所面临的困惑之间的关系中,艺术家将摄影作为透视的手段,或者是研究的方法,是行为的见证,或者是行为的本身,与“人”本身不断交缠,折射出更加丰富的角度。
展览标题“燃烧之路”借用了卜卦占星学中星盘里日月无光的一段区间,同时也是一种将人类自身作为一个媒介不断打通精神与技术这条自身通道的隐喻,希望借由这个展览,在这个离精神太远的时代,可以唤醒人类对于技术、精神之间的关系的思考。
《梦月》
尤里安·金塔纳斯·诺贝尔(Yurian Quintanas Nobel)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敏锐的摄影技巧,为我们带来了一系列令人深思的作品《梦月》。这位摄影记者和旅行摄影师曾经游历世界各地,记录下了无数远方的风景和人物。然而,在创作《梦月》时,他突然意识到那些遥远的事物无法真正触及自己内心最深处的情感和思考。因此,他将镜头转向了自己所生活的环境,开始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去探索和表达那些看似平常却又充满诗意的事物。
《梦月》这一系列作品的创作过程,可以说是尤里安对自己内心世界的一次深入挖掘。他开始制定一套仅局限于“自家范围”的拍摄规则,不再追求那些遥不可及的风景和人物,而是将注意力集中在自己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他试图捕捉那些看似微不足道,但却蕴含着丰富情感和诗意的瞬间。在这个过程中,他发现了一个全新世界的存在——这个世界充满了我们头脑中的事物,情感、感觉和诗意存在于每个物体中。
通过尤里安的镜头,我们看到了那些平凡事物背后所隐藏的美丽和力量。《梦月》中的每一张照片都仿佛在诉说着一个故事,让我们感受到了生活中那些被忽略的美好瞬间。这些作品不仅仅是对现实的再现,更是对内心世界的探索和表达。它们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发现那些被忽视的美和价值。

“盲河”
亚历克斯·特纳(Alex Turner)是一位致力于环境保护的公民科学家,在美国南部的广阔土地上,他与科研小组一同在美墨边境开展了一项独特的调研工作。这次调研的主题是“盲河”,旨在揭示科技在不同应用场景下所展现出的巨大潜力和潜在风险。
在这片充满挑战和机遇的土地上,亚历克斯和他的团队采用了遥感红外相机和 AI 面部识别软件,捕捉了许多边境的生命影像。这些高科技设备使他们能够在广袤的地域中迅速、准确地收集到大量珍贵的数据,为环境保护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盲河”这一项目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调研,更是对科技与环境、社会之间复杂关系的深入探讨。亚历克斯·特纳通过这一项目,向我们展示了科技发展的双重面貌,引发我们对于科技伦理、人权保护等方面的关注和思考。



《角锥体与抛物线 II》
王凝慧(Alice Wang)是一位具有计算机与国际关系背景的艺术家,她的作品《角锥体与抛物线 II》探讨了人类与宇宙沟通的奇妙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