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相信这个世界上有天生坏种吗?你相信这世界上有人出生就携带犯罪基因吗?”
这个文案被无数短视频用作开场白,且视频下方都贴着“超雄综合征”的标签。
普通人共有23对染色体,包括22对常染色体和1对性染色体。普通女性性染色体为XX,普通男性性染色体为XY,超雄综合征患者性染色体却为XYY。
在互联网上,超雄综合征被认为是:“高大、智力低下、情绪不稳定、暴力、天生杀人犯”。在无数讨论中,有网友称,明知胎儿是XYY染色体还坚持生下孩子的母亲,主动选择成为“杀人犯的帮凶”。
网友们煞有介事地分享超雄综合征的故事,比如韩国综艺中吃自己眉毛的男孩、新闻里犯罪的未成年人、同小区某个住户的行为异常的孩子……
在学术研究中,超雄综合征的发病率高,约每1000名男性中,就有1名超雄综合征。
当超雄综合征走入大众视野,孕妇在产检时就会得知自己的腹中孩子是“XYY”染色体,随后陷入纠结与迷茫。社交平台上,每一个主动选择生下“XYY”染色体孩子的母亲,总会得到一部分网友的谩骂。
我们好奇,“XYY”染色体是否和犯罪基因画等号?我们又能否根据基因,决定一个孩子的未来?
无数孕妇,同样想找到答案。
检测出XYY基因
2022年的某个下午,医院给熊依然打去电话,告诉她几天前做的无创DNA检测结果。医生在电话里说:“你的胎儿染色体异常,表现为多了一条Y染色体,这被称为超雄综合征。”
熊依然在当地县城医院的产科上班,工作近十年,从未听说过这种情况。科室主任翻出厚厚的医学书,将关于超雄综合征的内容念给熊依然听。
科室主任还未念完书上的内容,就被熊依然打断:“主任你就实话告诉我吧,你遇见过这种情况吗?你知道这究竟是什么病吗?”
主任还有两年退休,他放下书,摇了摇头。从业几十年,他从未见过XYY染色体。
怀上这个孩子,熊依然和丈夫都没有做好准备。28岁时,熊依然与丈夫进入婚姻,备孕一年多,期盼的孩子仍未到来。
他们在医院将能做的身体检查都做了,查出来身体情况一切正常,为了怀孕,熊依然连续几个月去医院做排卵检测,这能帮助她更加精准受孕。
花了两年时间备孕,熊依然终于生下了第一个来之不易的宝宝。然而,第二个孩子来得却让她措手不及。
某个早上,她正将护肤品抹在脸上,突然感受到一阵刺痛,上次出现这样的情况是怀上第一个孩子时,她检查了护肤品的生产日期,并没有过期,只能忐忑地拿出测孕棒,果然怀孕。
正常的产检包括B超检查、唐氏筛查、四维排畸检查,可以检查出胎儿是否患有唐氏综合征、是否畸形、是否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唇腭裂、脊柱裂等严重疾病。
熊依然在唐氏筛查这一步时,检测出孩子染色体异常。在一般的产检程序里,除非孩子检测出相关问题,极少有母亲会主动带孩子进行基因检测,而熊依然刚好“中招”。
超雄综合征究竟是什么?当地医院的医生无法解答这个问题,熊依然只能在互联网上搜索,出来的关键词却是“天生坏种”和“犯罪基因”。
有网友表示,超雄综合征生下来就带着犯罪基因,后天的教导完全没用,如果一定要生下来,那就是选择做罪犯的母亲。
另一些网友回复道,既然如此,为什么还是有母亲选择将超雄胎儿生下来。评论里继续“科普”道:“超雄胎儿在孕妇肚里会分泌某种激素,让孕妇特别爱他,坚持要将孩子生下来。”
后来的熊依然回忆初查超雄综合征资料的态度时,十分淡然:“他们都太不理性了。”可是在刚得到超雄综合征这个结果时,她流了一晚上的眼泪。
网上关于超雄综合征的信息并不多,大部分是综艺片段、营销号讲故事,最好的解决办法还是听取专业医生的建议。湖南中信湘雅生殖与遗传专科医院,是当地有名的医院,熊依然和丈夫决定挂专家号,去那里问诊。
全球關于超雄综合征最早的研究可以追溯到1965年。英国遗传学家雅各布斯在《自然》杂志上发表论文称,她检测了197名精神疾病患者的染色体,共有12人染色体异常,其中7人染色体为XYY。
1966年,她调研了315名男性患者,发现其中有9名XYY男性,是患有精神障碍的罪犯。她将这一结果发布在杂志《柳叶刀》上,并得出结论:相较于普通人,携带XYY基因的男性更容易成为罪犯。
这个结论并不被学术界认可,因为雅各布斯第二次调研取样的315名患者中,有305人是罪犯,253人为人格障碍精神疾病者,且样本量极其有限。
纵然如此,如今大家提到超雄综合征,仍会拿出这50多年前、并不科学的结论佐证自己的观点。
在国内,超雄综合征被更多人知道是来自2012年的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