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趁着学校假期,著名主持人李湘带女儿王诗龄参观了法国的橘园美术馆,和她一起感受了艺术大家的创作水平。橘园美术馆坐落在巴黎中心地带的杜伊勒里花园中,始建于16世纪后期。1918年,莫奈把他的《睡莲》捐赠给法国政府,《睡莲》成为橘园美术馆的招牌展示品。除此之外,著名艺术收藏家保罗·纪尧姆的妻子多梅妮卡·纪尧姆捐赠的146幅稀世藏品,也在橘园美术馆展出。而在多梅妮卡捐赠这些画作的背后,有着一段不为人知的唏嘘故事——
交际花靠婚姻跻身上流社会
1933年,法国艺术收藏家兼经销商保罗·纪尧姆立下了遗愿:如果我去世前没有孩子,那么我将把我所有的艺术品捐给卢森堡博物馆。
这份遗书不长,却饱含着纪尧姆生前最大的愿望。然而,这位聪明一世的顶级艺术经销商,虽然可以游刃有余地周旋于高仿A货和天价名画之间,却看不透枕边人的心。因为这份遗嘱,他深爱的妻子正在心里酝酿着一个惊天阴谋。
1891年出生的纪尧姆拥有一双鹰一般的慧眼,他不仅能看懂莫迪利亚尼画中的野心与孤独,也能明白被毕加索藏在扭曲躯干中的故事与哲学,是无数有志青年艺术家的“伯乐”。
1920年,29岁的纪尧姆仅靠着售卖艺术品,就一跃成了巴黎最有名的黄金单身汉,获得了很多女孩的芳心。纪尧姆在万花丛中,却选择了一朵长在世俗里的“黑色大丽花”。
姑娘名叫朱麗叶·莉安娜·拉卡泽,于1898年出生在法国东南部阿韦龙省的一个小城市。小时候的朱丽叶聪明伶俐,长相漂亮。18岁那年,她成了蒙马特一家夜总会的衣帽间管理员。一些艺术家经常会聚集在这家夜总会,高谈阔论理想、未来、作品……
朱丽叶个性张扬,身材曼妙,能歌善舞的她经常利用职业之便游走于名流与富商间,肆无忌惮地与他们攀谈交流,如鱼得水。在这里,朱丽叶接触了最前沿的现代艺术,遇到了现在如雷贯耳的现代艺术大师,如毕加索、德兰、莫迪利亚尼。
一天,朱丽叶在自己负责的衣帽间发现客人遗留下来的一幅肖像画。虽然画里的人五官和躯干扭曲,眼神游离,看起来一点不美好,甚至有些丑陋,但她还是小心翼翼地把画收了起来。直到客人第二天寻来时,朱丽叶才知道这幅画正是纪尧姆遗留在衣帽间的。
朱丽叶略显忧伤地对纪尧姆说:“能画出这幅画的人一定有一颗独孤的灵魂,或许他经历过生活的磨难和爱情的失败,但他一定又是狂热地爱着生活的。”
纪尧姆望着眼前性感又漂亮的女孩,诧异她能说出这样的话。不错,这幅画正是阿梅迪奥·莫迪利亚尼所作。当时,莫迪利亚尼的作品并不被认可,甚至有人说他是无病呻吟。只有纪尧姆狂热地爱着他的画,坚信此人的作品总有一天会被人们认可,他也一直在找着有着同样想法的人。
朱丽叶的出现让纪尧姆眼前一亮,她对画作的独到见解,彻底俘获了纪尧姆的心。自此,纪尧姆总是找机会和朱丽叶搭讪。当时的纪尧姆已经是年轻有为的富商了,所以,朱丽叶也乐于与他交往。
不过,在与纪尧姆交往的同时,朱丽叶依旧和其他男人保持着来往,与他们谈笑风生,出去约会。纪尧姆看着自己心爱的女人每天周旋于各色男人之间,心里极度郁闷。为了得到朱丽叶完整的爱,不久后,他就向她求婚了。
两人结婚后,纪尧姆将朱丽叶·莉安娜·拉卡泽的名字改为了多梅妮卡·纪尧姆。之所以为其换名,是因为纪尧姆希望朱丽叶能和她过去的平民身份,包括夜总会侍女这样的经历彻底断干净,重新开始。
对此,朱丽叶有些不悦,她认为纪尧姆从心底里瞧不起自己。不过,精明的朱丽叶并没有表现出半分不乐意,她只是在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向纪尧姆证明自己的出色。
婚后不久,多梅妮卡和纪尧姆搬进了他们位于巴黎西北角福煦大街650平方米的新家,富有的纪尧姆雇用了6个仆人,负责打理多梅妮卡的生活日常。脱胎换骨的多梅妮卡只需穿着奢侈的服装,画着精致的妆容出现在各种舞会与娱乐场所。
由于常年陪伴在丈夫身边,多梅妮卡也对艺术有了浓厚的兴趣。她整日沉浸在艺术史中不可自拔,模仿纪尧姆的样子端详看不懂的作品,学习如何维护那些画作……纪尧姆的人脉圈子成了她进入高端上流社会的最好跳板。
渐渐地,多梅妮卡成了人人皆知的名流贵妇,深受民众的追捧和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