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林塘馄饨,就此别过
作者 周力
发表于 2024年6月

沪剧《陆雅臣卖娘子》里有一段经典的“馄饨赋”:“三月初三正清明,羅家村家家户户裹馄饨……”正宗上海闲话包馄饨不叫包,叫“裹”。地道上海人春二三月喜欢吃馄饨,因为这个季节的荠菜正当令,传统时代,老阿奶从田间地头挑一点回来,搭点肉末,花费不多也能尝到新鲜的美味。

前段时间,我知道了位于江西中路的“三林塘馄饨店”,因为地块征收,和食客们告别了。这些年上海的小店开开关关,似乎多关一家也不过如此,我还是颇为不舍,毕竟也在这家店吃了很多年。于我,哪怕只是一件衣服、一支笔、一个包,也盘出包浆、用出感情了,何况是家店呢。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吃过 20 世纪 80 年代的三林塘馄饨店,我第一次吃,也是 2000 年以后了。

本文刊登于《食品与生活》2024年6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