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隔多年,又一次去河南开封。飞机降落郑州新郑机场时艳阳高照,空气中弥漫着中原地区特有的阳光和泥土的气息。新郑机场现代而豪华,不仅是郑州人的骄傲,也实现了开封人的空港梦。
其实开封有军用机场,且该机场是河南省最早的机场。其前身是始建于抗战期间的开封来凤机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名为“开封南郊机场”,后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的空军基地。每有大事件发生,开封南郊机场就异常繁忙,运输机彻夜轰响。
从新郑机场到开封约 70 千米。黄昏时分,我们的车子穿过低矮的城门,开封到了。
一
有别于西安城墙的大气和南京城墙的苍凉,开封城墙完整而低矮,因为地底下还有 12 米城墙。
黄河干流在开封境内总长 88 千米,黄河的开封段是地上悬河,河床高出城区好几米,汛期时黄河水面甚至高于城区地表 16 米,想想都瘆得慌。
七八百年间,黄河在开封决口数百次,尽管河道几经变迁,开封仍屡次被洪水围城,多次遭受灭顶之灾。如今开封地下还叠压着六座开封城 :依次为战国魏大梁城、唐代汴州城、北宋国都东京城、金代汴京城、明代开封城和清代开封城。头顶一条河,脚踏六座城,两千多年的历史叠压在地面以下,曾经的辉煌和气派封存于越来越深的地底,帝都王气永聚不散。
打开钉满历史铆钉的大门,开封这位中原深沉苦情的老者,虽衣衫寒素,尘埃满面,但仅就地表遗存而言,依旧流露出纵贯南北、横贯东西的霸气和旧日繁华余韵,毕竟这是千年前的世界第一大都市。
黄河、淮水、鸿沟运河使得开封成为中国古代四通八达的水运网络中心,北据燕赵,南通江淮,水路都会,形势富饶”。不过开封地势低平,四周几乎无险可守,地理环境作为都城显然不利防御。
北宋共传 9 位皇帝,享国 168 年,是在开封建都时间最长、历史影响最大的王朝。貌不惊人的老城区双龙巷,相传赵匡胤、赵光义曾在此居住,还走出了民国两位大总统 :袁世凯、徐世昌。
开封适合慢游,越慢越好。
在河南,尤其开封,往往能听到“地“地表”这类描述,对于它的评价体系,不仅在地表,更在地下。一锄头下去,掘开的就是历史。
繁塔(此处“繁”读“po(二声)”),始建于北宋开宝七年(公元 974 年),是开封地面现存最古老的建筑,也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塔身一砖一佛,位列“汴梁八景”之首。
繁塔命运多舛,历经磨难,却始终坚强。原名兴慈塔,也称“天清寺塔”,又因其兴建于繁台之上,俗称“繁塔”。塔身呈六角形,原高 9 层。元代中期因遭雷击局部坍塌,从 9 层变 7 层。至明朝,明太祖朱元璋担心分封在开封的周王有异心,以王气太盛而铲龙气、削繁塔,气象宏伟的繁塔被腰斩成为 3 层。至清康熙年间,在 3 层残塔上修筑了 5米高实心小塔,塔顶得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