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芒种·梅雨季的早午餐
薇,是我读书会的书友,也是个美食爱好者。去年秋天,我们正好在读《风日有清欢》,作 者 将二十四节 气 与 光阴流 逝的美感 相 生 相融,成就了一本很有季节感的随笔集。读书会活动日那天,虽说已过了小雪节气,但上海却依旧停驻在尚有几分暖意的深秋,书友们相约着去行走上海的衡复风貌区,穿着当季最流行的“美拉德”色系服装,徜徉在颇具年代感的街区,来一场时尚的 citywalk(城市漫步)秀。边走边聊,跟薇说及 2024 年的吐司主题——有节气特点的早午餐,也是因为这本书给予的灵感。薇大喜,说“要来、要来”,一定要让她尝试一下这样特殊的料理,于是便有了“梅雨季的早午餐”的约定。
梅雨季,真的是江南的“硬伤”,每天都感觉是湿答答、黏糊糊的,心情也会时常变得低落。这个时候,饮食上的心思也比较少,所以最好吃一些清淡的、能够提振食欲的东西,方能有力气熬过这个雨季及漫长的苦夏。好在恰逢芒种时节,各种蔬果渐渐丰盛起来,应季的茼蒿、蚕豆、黄瓜、西红柿,都是做吐司料理的好食材,所以只需略微思忖,便有了主意——我喜欢茼蒿,薇偏爱豆类,那就各得其所、各扬所长吧!
先说薇的。平素饮食清淡的她,果然大胆地将葱茏的绿作为主色:三明治的主料是火腿蚕豆酥,以芝士片垫底,激发出更多的鲜香浓郁口感;再加几片萨拉米,使层次更丰富;豌豆、
鸡头米,如玉如珠,玲珑可爱;围边的胡萝卜和红皮萝卜,也要拗个造型,且有着很棒的撞色。薇在家试了多次,在造型上都不太满意,于是找我商量,最后将所有细节一一确定,方才心安。她做菜真的很用心思,善于学习、一丝不苟,这是她的个性,因此,与之能够有合作的交集,真是件十分愉悦的事。
再说说我做的两款早午餐。时鲜的茼蒿青嫩清香,一把茼蒿做一道菜有些浪费,便以不同的形式在两款早午餐中分别做了呈现——“茼蒿口蘑炒鸡蛋”,颜值和营养爆表;“凉拌茼蒿金针菜”,在梅雨季的闷热中愈显清爽。家常版的早午餐,最大的优势有两个:一是可以任性,不拘泥于只用西式的蔬菜色拉作为配菜,偶尔亦可以用中式菜肴作为替代,反而更贴近我们的饮食习惯;二是可以在日常的吐司三明治上“添油加醋”,由“家常版”升级为“豪华版”,摇身一变成为“出得了厅堂”的美味,丰富味蕾。
至于早午餐中不可或缺的饮品,也是应该给予“高度重视”的。西式的早午餐,一般都是配咖啡或者果汁,担当的是最不显山露水的“配角”;而中式饮品,选择要宽泛得多,可以依据季节的不同,翻出许多的花样来,比如春天的水果红枣茶、夏天的薏米绿豆汤、秋天的莲子鸡头米梨膏盅、冬天的核桃芝麻露,都是我的心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