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风云诡谲的间谍之城,文化交汇的知识之城,以及最后的奴隶之城,它们都存在于乌兹别克斯坦。
到中亚旅游,我的首选是乌兹别克斯坦。
乌兹别克斯坦是中亚人口最多的国家,曾诞生过波斯萨曼、花剌子模、帖木儿等称雄世界的帝国。

塔什干风云诡谲的间谍之城
塔什干曾被称为“间谍活动中心”,如今已成为乌兹别克斯坦的首都,是中亚人口最多的城市,与哈萨克斯坦的阿拉木图、吉尔吉斯斯坦的比什凯克鼎足而立。
从阿拉木图出发,飞机半夜降落塔什干。我预订的民宿由苏联时期的老屋改建而成,走廊、房间甚至是卫生间都铺着地毯,进门得脱鞋,干净整洁,让人顿生好感。意外的是,苏联风情的民宿居然有中国元素,二楼一面墙写着个很大的“禄”字,配图为打着油纸伞的古典仕女,营造出“杏花烟雨江南”的意境。
塔什干曾被称为“间谍活动中心”,如今已成为
乌兹别克斯坦的首都,是中亚人口最多的城市,与哈萨克斯坦的阿拉木图、吉尔吉斯斯坦的比什凯克鼎足而立。
塔什干城市中心有两座广场,帖木儿广场和独立广场,二者相距不远,乌兹别克斯坦的政府机构多集中于此。帖木儿广场是城市中心,矗立着帖木儿骑马雕像,广场周围分布着国家历史博物馆、国立艺术博物馆、帖木儿纪念馆、乌兹别克斯坦大酒店。相邻的独立广场周围则是乌兹别克斯坦政府机构。城市风貌现代而世俗,并没有想象中浓厚的伊斯兰风情。


从市中心广场出发,北面两公里处即是老城区,也是城市的宗教中心,聚集了波斯风格的伊斯兰建筑群,以及经学院、清真寺和圣人学者的陵墓。最大看点是莫耶·穆巴雷克图书博物馆。博物馆拥有天蓝色的圆顶,表面以肋条状凸起作装饰,是不同于波斯风格的中亚特色。馆内的石头展台放着诞生于七世纪的《奥斯曼古兰经》,相传这是世上最老的《古兰经》。
《奥斯曼古兰经》的字体很大,写在鹿皮上装订成册。据说这是帖木儿抢来的战利品,最初收藏于撒马尔罕,后被俄国人带到莫斯科。1924年,列宁将其归还给塔什干。我参观时游客不多,正好可以细致观瞻,但一个保安时刻紧盯着我,怕我拿出相机拍照。突然进来两个人,对着鹿皮卷一通狂拍,我看得眼红,便问保安能不能拍一张?保安说这两人是工作人员,拒绝了我的拍照请求。
从博物馆出来,前往圆顶巴扎。巴扎巨大的绿色穹顶像个帐篷,门前几个“板儿爷”躺在平板车上等待生意。集市内部分门别类,摆满各种货品,从香料糖果到水果面包,几乎应有尽有。剥好的整鸡都用保鲜膜封好,牛肉剁成块用麻纸分装,感觉比一般的菜市场更加整洁有序。


撒馬尔罕文化交汇的知识之城
古代丝绸之路作为人类最早的商贸通道,撒马尔罕是它的交通中枢,多种文明在此交汇。
英国诗人詹姆斯·弗莱克在诗剧《哈桑》中写道:“出于对未知领域的渴望,我们踏上了通往撒马尔罕的黄金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