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寨沟的韭角子
作者 龚学敏
发表于 2024年6月

大多的地方把这种食物叫做韭菜盒子。九寨沟地处偏僻,起了个名字,叫做韭角子。我不知道这叫法是九寨沟独有,还是从广袤的西北传上来,族群和方言变化的缘故,演变成了这种叫法。两种都很形象,一个是把菜包着的盒子,一个形状像角。差不多,一说便知是那么回事。

割韭菜一词出现在网络上已不是什么好词,多用于股市或商圈,或还有象征。韭菜的属性总是被反复收割。过去,在田间、地头零零星星种着,算不得正经蔬菜。想起了,割一茬,也无伤大雅。

一般农户人家的自留地是舍不得种韭菜的。日子过得殷实的人户,留一溜地,种上韭菜也是很稀奇的。

我印象最深的是我们家也曾种过那么一小块地的韭菜。1984年的7月,我刚毕业,等学校发派遣证的时候,也就是18日晚上,当时还叫南坪县的县城后山下暴雨,关庙沟,趴拉沟和县城白水江上游几公里的撮箕沟,同时暴发了灾害性泥石流。南坪县城附近十多公里范围内均受灾。我们家就在离关庙沟口不远的地方。我回到家那天晚上,又是大雨。左右邻居没一家人敢睡觉。我便冒着大雨,摸黑去关庙沟口看水势。在沟口,遇到年龄比我大几岁的亲戚,也在看水。他说,我都来了半天了,没事,回去睡觉。放在现在的话,自然有人来疏散群众,有机构专门预警。这洪水过后,我家在关庙沟的自留地,因为地势高,只被泥石流毁了一个角。整理过后,我记得种过一段时间的韭菜。

这是我们家在我的记忆中,第一次种韭菜。

真正的好吃嘴们都是讲究时令来吃的。比如每年第一批的明前春茶。经过整整一个冬天大自然的滋养,吸足了天地之间的精华,此时鲜叶内的营养物质最为丰富,口感最好,香气最浓,自然是上等的佳品。

本文刊登于《环球人文地理》2024年5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