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各地全力拼经济、稳增长、提振企业信心,优化和提升营商环境成为各地激发企业活力和市场活力的重要一招。然而,营商环境的提升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不是某一个部门的事,需要系统内的每一个部门和每一个工作人员转变思维、积极探索和创新服务企业的方式。
近年来,陕西省安康市平利县税务局一直在思考和探索如何从税务部门的角度助力当地营商环境改善、如何以“税力量”让企业切实感受到政府思维的转变。在各种探索和创新实践中,平利税务局逐渐摸索出一些地方经验。
近日,记者在平利县调研时了解到,多个企业对平利税务系统的创新做法和服务思维表示肯定。平利县富硒堂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秀梅向《财经》表示:“我基本很少去税务局,工作人员经常上门服务,有时遇到税务方面的问题,只要一个电话,平利税务局的工作人员就会立刻赶来帮企业想办法解决问题。这也让我感受到了税务部门服务企业的温度和速度。”
据悉,2023年平利税务局获得陕西省税务局、陕西省司法厅“枫桥式”税务局示范单位。在企业和政府肯定背后,平利税务局做出了哪些探索?作为一个县级单位,平利税务局的哪些营商环境优化创新方式值得借鉴?
走出“衙门”有呼必应
转变思维、当好服务企业“店小二”是政府部门提升营商环境的重要一环。
大力推行“税务管家”服务制度是平利税务局做好服务工作的重要举措。平利税务局对当地重点企业、项目、工程派驻税务管家,税务管家主动上门对企业进行一对一专项政策辅导。
平利县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肖朝蓬向《财经》介绍,平利诸多企业都安排了一对一税务管家,企业有任何涉税问题,可以随时打电话找对应的负责人,工作人员必须第一时间进行回应和解决。
陕西金龙水泥有限公司(下称“金龙水泥”)就体会到了“税务管家”服务制度给企业带来的便利。该公司副总经理金庆明向《财经》介绍,平利税务局专门安排了两个工作人员作为“税务管家”给企业一对一服务,遇到任何税务问题,只要一个电话,工作人员就会上门。
2007年,浙商陈志连来到平利创办了金龙水泥,从最初的小水泥厂,发展到如今陕南地区最大的水泥建材企业之一,成为平利县排在前列的纳税大户。17年的发展,企业一路见证着平利营商环境的变化,也从各个部门的服务中感受到平利为营商环境提升所做的努力。
税务部门就是他感受最深的部门之一。“我们现在的感受是,只要是行业企业有的税务优惠政策,税务局必须让企业享受到。”金庆明介绍,如果有企业未能及时了解税收政策,税务局工作人员会主动进行提醒和讲解,让企业不漏掉任何税收优惠。“前两年国家出台了中小企业延缓缴纳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的政策,当时的月份我们已经把税款缴纳了,之后税务局向我们讲解了相关政策,很快就将税款退回了企业。”
对企业来说,融资是一大难题。为了支持小微企业发展,从源头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平利税务局与金融机构合作,发挥“银税互动”平台作用,与平利县农商银行合作面向全县诚信纳税企业推出“诚税贷”金融产品,帮助小微企业以“信”换“贷”。
什么是“诚税贷”?平利税务局工作人员肖娴告诉《财经》,“诚税贷”是平利农商行根据税务局从全国税收征管系统中筛选出纳税信用等级为B级以上和M级的纳税人信息,按照A级纳税人评估标准,对符合贷款条件的诚信纳税企业简化审批程序,精准发放贷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