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清:深化科创板改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作者 张欣培
发表于 2024年7月
吴清。图/IC

上任近五个月,证监会主席吴清的发言再次受到市场关注。

6月19日,吴清在2024年陆家嘴论坛开幕式上发表了主旨演讲,其要点涵盖了科创板改革、新质生产力发展、投资者权益保护、穿透式监管、中长期资本吸引和资本市场工具丰富等多个方面,展现了中国证监会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决心。

吴清提出,要积极主动拥抱新质生产力发展;大力推动上市公司提升投资价值;坚持把保护投资者贯穿于资本市场制度建设和监管执法全过程。

发展新质生产力,既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十大任务之首,也是全年资本市场的主线。如何更好地支持与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吴清提出三项措施:提升多层次市场的服务覆盖面和精准度;壮大耐心资本;从制度机制以及理念上解决包容创新的问题。

上市公司是中国优秀企业群体的代表,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微观基础,也是资本市场的投资价值来源。吴清强调,要通过各种资本市场工具以及完善制度规则等提升上市公司投资价值。

在投资者保护方面,吴清表示,投资者是市场之本,因此必须把强监管放在突出的位置,在法治化的轨道上不断完善监管、加强监管,对各类风险“早识别、早预警、早暴露、早处置”,并不断提升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依法从严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切实维护市场的公开公平公正。

“吴清的讲话既全面又有针对性,这也给资本市场下一阶段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向《财经》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在陆家嘴论坛当日,证监会发布了《关于深化科创板改革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八条措施》(下称“科创板八条”)。在正式开板五周年之际,作为中国资本市场改革的试验田,科创板改革进入深水区。

科创板八条聚焦强监管防风险促进高质量发展的主线,而这也是贯穿新“国九条”及资本市场“1+N”政策体系的主线。近期,证监会已经推出近50项配套规则,包括市场关心的退市、现金分红、股份减持、程序化交易监管等制度安排。

科创板八条的出台被认为是资本市场的一项重要利好举措。不过,这样的利好并未立即引起资本市场的积极表现。近期,A股主要指数震荡走低,上证指数跌破3000点。

“资本市场的游戏规则在不断完善,但市场有自我调节的过程,估值体系还有待完善。市场总是希望监管层一讲话、政策一出股市立马上涨,但这是个慢工细活,不可能立竿见影、一蹴而就,市场需要时间。”李迅雷表示,“应该让我们的监管者、中介机构和广大投资者都认识到这一点,不要预期一个政策就能够根本扭转资本市场的所有问题。”

科创板改革再出发

作为制度改革的试验田,科创板是注册制改革的起点,如今科创板再迎新变革。

6月19日上午,吴清在陆家嘴论坛上透露,证监会将发布深化科创板改革的八条措施。当日下午,《关于深化科创板改革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八条措施》正式发布。这也意味着,科创板改革进入深水区。

截至5月末,科创板五年一共上市572家公司,总市值5.2万亿元。在上交所理事长邱勇看来,科创板的设立为科技创新企业提供了强大的资本支撑,五年累计融资超过1万亿元;科创板促进了科技企业科技创新,2023年科创板的公司投入研发强度12.2%,是A股公司平均3倍以上。

“科创板成立五周年以来,总体看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我们一开始对科创板的期望过高了,上市条件比较宽松,定价比较高。通过八条措施,更严格把关,让更具有新质生产力、具有核心技术的企业上市。同时回归到市场本源,只有少数公司能够崛起,不大可能大部分公司都有好的表现,让大家更加理性、客观分析。”李迅雷表示。

本文刊登于《财经》2024年14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