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下称“中国央行”)副行长、国家外汇局(下称“外汇局”)局长朱鹤新在第十五届陆家嘴论坛上表示,将扩大金融高水平开放,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他表示,强大的国际金融中心是金融强国的关键核心要素之一。党中央对上海建成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国际金融中心赋予重任。近年来,上海作为中国金融开放的枢纽门户,积极为国家试制度、探新路、补短板,金融外汇领域一批首创性改革、引领性开放举措在上海率先落地,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竞争力和影响力明显增强。
其具体表现是:金融市场国际化水平显著提升、金融机构和资本集聚效应持续凸显、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大幅增强。
朱鹤新还称,当前,世界经济发展仍然面临许多挑战。支持和服务好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以高水平开放促进深层次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既是金融部门落实党中央精神的必然要求,也将为世界经济开放发展注入中国力量。“我们将以更大的决心和力度,坚定不移推动金融高水平开放,主动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加大制度型开放力度,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迈向更高能级,也希望上海的探索能够为全局积累更多经验。”他说道。
其主要做法是,一是提升资本项目开放质量,为吸引更多外资金融机构和长期资本来华展业兴业营造良好环境。二是提升贸易投资合作质量和水平,加强对上海“五个中心”建设金融支持。三是充分发挥上海龙头带动作用,推进更大区域范围内的高层次协同开放。四是统筹金融开放和安全,为上海金融资源集聚和辐射的连续性可持续性提供保障。
扩大金融高水平开放
朱鹤新表示,扩大金融高水平开放,首先将提升资本项目开放质量,为吸引更多外资金融机构和长期资本来华展业兴业营造良好环境。
在境外投资者投资中国方向,朱鹤新表示:“将加快推进金融市场互联互通,便利境外投资者参与境内证券投资,我们正在修订相关资金管理规定,进一步简化和完善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RQFII)资金管理,支持壮大耐心资本。”
截至5月末,已有70多个国家和地区超过1100家机构进入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外资在中国债券市场的持债总规模达4.3万亿元,近五年年均增速近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