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夫山泉,你不知道的秘密
作者 刘建中 陈汐
发表于 2024年7月
位于湖北十堰市的农夫山泉湖北丹江口工厂。图/视觉中国

2024年6月,新财富500创富榜公布,钟睒睒以4560亿元的持股市值荣获中国首富。他的财富大于马化腾(2120亿元)与马云(2070亿元)之和。

钟睒睒的财富主要来源于在两家上市公司中的持股:他持有农夫山泉(09633.HK)84%的股份,该部分股份在2024年6月21日收盘时,市场价值3794亿港元;他同时持有万泰生物(603392.SH)73.3%的股份,该部分股份在2024年6月21日收盘时,市场价值614亿港元。

大家对农夫山泉非常熟悉,在中国任何城市,走进任何一家便利店,几乎都可以买到农夫山泉的饮用水或者系列饮料产品。但很多人不知道,农夫山泉到底有多强大。根据其招股说明书,2017年至2019年在全球收益超过10亿美元的上市软饮料企业中,农夫山泉的收益增速位列第一。

其实,农夫山泉和任何行业的巨型高增长公司相比都毫不逊色。2023年净利润达到100亿元,并且从2021年开始,连续三年净利润增速超过15%的公司可谓凤毛麟角。在全部A股和港股中,仅有十家公司,而农夫山泉位列其中。

卓越的公司一定有自己的护城河。护城河可以是专利技术,可以是独门秘方,可以是高精科技,可以是稀缺资源,也可以是占领了消费者心智的品牌力。

那么,农夫山泉最重要的护城河是什么?

在没有深入了解农夫山泉之前,笔者和很多人一样,以为它最重要的护城河是其拥有的十二大水源地。

农夫山泉2020年9月8日在中国香港上市,当时拥有十大水源。这之后又增加了两个水源:第十一水源是福建武夷山,第十二水源是广西南宁大明山。

农夫山泉在各种场合经常强调其水源的优越性和稀缺性。2024年6月20日,笔者打开其官方主页,几乎占据整个屏幕的影片正在强调水源的重要性。

农夫山泉把丰富的水源地看作自己的护城河和竞争优势。

在招股说明书的“行业准入壁垒”部分,农夫山泉把水源稀缺性放在了第一位。

原文如下:“在中国适合用于饮用水业务的优质天然水源甚为有限,且部分已被包装饮用水公司发现并加以利用,增加了水源获得的难度。”

同时,在招股说明书的“竞争优势”部分,农夫山泉讲述的前两条优势分别为:

第一,我们是兼具规模性、成长性和盈利能力的中国软饮料龙头企业;

第二,我们独具战略眼光,提前布局十大优质水源,形成了长期稳定的竞争优势。

第一条毋庸置疑,规模优势的确是农夫山泉的一条重要护城河。但是怡宝、康师傅、娃哈哈的包装饮用水销售规模与农夫山泉并没有量级差距。而且,农夫山泉的规模优势也难以恐吓住伊利股份(600887.SH)这种跨界竞争者。

表1:2021年-2023年连续三年净利润增速超过15%的巨型公司(亿元)

资料来源:Wind。制表:张玲

第二条优势,也就是十大水源(现在是十二大水源)反而让人印象深刻,也更让人以为这是农夫山泉独特的竞争优势。

笔者以前的思维是这样的:首先,遍布全国的水源地,不仅能全面覆盖市场,而且能有效缩短运输半径,减少运送时间,降低物流成本;同时,优质水源是稀缺资源,如此多的优质水源是农夫山泉品质的保障。

但是,随着对农夫山泉深入了解,笔者发现十二大水源并不是农夫山泉重要的护城河。

十二大水源地不是重要护城河

如果水源地真的如此重要,那么农夫山泉IPO(首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中应该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水源保护,以及新水源发现。但实际上,募集资金中几乎没有提及这些用途。

农夫山泉招股说明书预计将募集77.7亿港元(实际募集净额为93.8亿港元),其用途如下:

第一,约25%用于品牌建设工作;

第二,约25%用于购买冰箱、暖柜及智能终端零售设备等设备,以提升销售能力;

第三,约20%用于新增产能所需的资本开支(按照实际募资额,约19亿元);

第四,约10%用于偿还银行贷款;

第五,约10%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和其他一般企业用途;

第六,约10%用于加强业务运营基础能力建设。

本文刊登于《财经》2024年14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