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为何力推“主权AI”
作者 吴俊宇 顾翎羽
发表于 2024年7月
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图/法新

全球各国政府正在成为英伟达的最新目标客户。英伟达是全球AI芯片巨头,今年6月一度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企业,美国东部时间6月18日总市值最高达到3.34万亿美元。即便随后一周小幅下滑,截至美国东部时间6月26日下午收盘时,英伟达市值仍达到3.1万亿美元,仅次于微软和苹果。

英伟达正在力推“主权AI”(Sovereign AI)战略。“主权AI”概念并非英伟达首创——2020年欧洲议会通过了有关如何更好地监管人工智能的提案,强调在开发、部署和使用AI时应遵循的道德原则和法律义务。此外,欧盟也关注数据主权问题,并在2018年实施了《欧盟通用数据保护条例》,对所有在欧盟境内经营的企业做出规范。这可谓“主权AI”概念的雏形。

但“主权AI”概念的火爆,是从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2024年世界政府峰会上的发言开始的。英伟达官网对“主权AI”有一个明确解释:主权AI涵盖物理和数据基础设施。后者包括自主基础模型,例如大型语言模型,由本地团队开发并在本地数据集上进行训练,以促进特定方言、文化和实践的包容性。

今年2月,黄仁勋在迪拜世界政府峰会直言,每个国家都应该建立自己的“主权AI”。英伟达官网发布的新闻稿显示,黄仁勋已经分别与加拿大、法国、印度、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越南等国领导人进行了会谈。英伟达“主权AI”客户包括新加坡、日本、法国、意大利、印度等国政府。

从市场客户分类的角度看,英伟达“主权AI”业务可理解为向各国政府出售AI芯片。英伟达该领域的收入增长正在迅猛增长。该公司管理层在2024年一季度财报电话会上披露,2024年“主权AI”业务将为英伟达带来近100亿美元营收。而在2023年,该业务收入为零。

2023年英伟达全年营收609亿美元,数据中心业务收入475亿美元。2024年一季度英伟达数据中心收入226亿美元,其中云计算厂商占比45%,即102亿美元。“主权AI”业务目前被归类在英伟达数据中心收入中。

2023年,英伟达业绩高速增长是科技公司资本支出高速增长的结果。但英伟达不能只依靠这一个增长引擎,科技公司不可能一直维持高增速的资本支出。一旦科技公司芯片够用了,或者芯片带来的业绩不如预期,英伟达长远业绩会受到影响。

多位行业人士认为,英伟达为向各国政府推销A100/H100/B100等先进AI芯片,制造了“主权AI”概念。利用“主权”焦虑,英伟达很容易敲开各国政府的大门。因为,政府为了数据安全、自主可控,天然倾向采购硬件,在本国部署私有云。英伟达可以借此销售更多AI芯片。

表1:英伟达主权AI的主要客户

注:1. 英伟达、Oracle是战略合作伙伴,两家公司就主权AI业务达成了战略合作;2. 英伟达、Oracle的合作模式是,英伟达提供芯片,Oracle提供软件服务。资料来源:英伟达、Oracle官网,公开资料整理。制表:于宗文

“主权AI”的市场空间

“主权AI”常见落地模式是政府主导,国有电信运营商、公共事业公司采购英伟达AI芯片建立自主可控的数据中心,再用本国语言、数据训练自主可控的大模型。

本文刊登于《财经》2024年14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