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探险家
作者 刘进军
发表于 2024年7月
中国探月计划(艺术构思图)

2004年,我国正式开启探月计划——“嫦娥工程”。“嫦娥工程”可分为无人月球探测、载人登月和建立月球基地3个阶段。无人月球探测工程又可细分为“绕”“落”“回”3个阶段。

第一阶段,“绕”:2007年10月24日,我国第一个月球探测器——“嫦娥一号”发射成功,实现了绕月飞行。“嫦娥一号”探测器通过遥感探测获取了全月球影像图、月表部分化学元素分布等一批科学研究成果,探测了月表元素含量、物质类型和月壤特性,并探测了地月空间环境。

第二阶段,“落”:2013年12月14日,“嫦娥三号”探测器实现了在月面软着陆,突破了地外天体的着陆技术。“嫦娥三号”携带的“玉兔号”月球车自动巡视勘测,探测着陆区的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岩石与矿物的成分,以及月表环境,对月岩进行了现场探测和采样分析,并进行了日—地—月空间环境监测与月基天文观测。

第三阶段,“回”:2020年12月2日,“嫦娥五号”探测器的着陆器和上升器组合体完成了月球钻取采样和封装。当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携带1.731千克月壤样品,安全返回地球。它是我国首个实施无人月面取样返回的月球探测器。

『嫦娥六号』探测器的4个部分

“嫦娥六号”闪亮登场

根据“嫦娥工程”的既定计划,2024年5月3日17时27分,“嫦娥六号”探测器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嫦娥六号”肩负的任务非常艰巨,它准备在月球背面的南极-艾特肯盆地着陆,争取实现在月背采集2千克样本的目标,并返回地球。

“嫦娥六号”着陆器携带的由钻机和铲子组成的机械臂(艺术构思图)

“嫦娥六号”的任务工程由“嫦娥六号”探测器、“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文昌航天发射场、测控与回收、地面应用五大系统组成。

本文刊登于《科学24小时》2024年7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