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唱会乱象待根治
作者 孟佳 刘佳璇
发表于 2024年7月
薛之谦“天外来物”演唱会- 佛山站, 网友买到了“柱子票”(图片源自B站)

周杰伦世界巡回演唱会开场售罄,五月天演唱會一票难求,华晨宇海边“日出演唱会”全网刷屏……今年以来,演唱会市场持续火爆。中国演出行业协会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全国营业性演出(不含娱乐场所演出)场次达11.90万场,同比增长72.71%;票房收入108亿元,同比增长116.87%;观演人数3886.99万人次,同比增长77.88%。

不过,与市场火爆相伴生的是乱象频发:昆山的“拼盘演唱会”被全场喊退票、许美静南京演唱会被指“划水”、凤凰传奇常州演唱会出现千元“柱子票”……在过去的一个多月中,仅江苏省内就出现了多起引发全国关注的文娱演出消费维权事件。

在文旅深度融合背景下,“一场演唱会,带火一座城”的现象并不鲜见,反之亦然。演唱会乱象不仅仅影响演艺行业,更会损害明星、艺人口碑,甚至影响一个城市的形象。演唱会经济在高速增长的同时,需修炼好内功,方可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

艾瑞咨询发布的《2023 中国演出票务行业研究报告》显示,2023年上半年我国演出市场票务分配流通渠道占比中,票务二级市场占比约为45%。也就是说, 有将近一半的票不是从正规票务平台流出。

花1200元看柱子

近日,网友小陈在社交媒体曝出,自己特意请假从浙江去福州看周杰伦演唱会,为了更好的体验,她花1200元买了看台票里最贵的一档,然而到现场却傻眼了,座位前方立着一根巨大的铁柱子,这让她一整场“几乎看不到周杰伦”,连屏幕也只能勉强看到。随后此话题冲上热搜,引发大量讨论。

小陈的遭遇并非个案,网友为这类票起了个名字“柱子票”。在不知情情况下,消费者买到被现场舞台、支柱等大型设备器材所遮挡的座位,这些座位因视野受限,观众在演出中往往“只闻其声、不见其人”。

随着演出市场的火爆,一些原本并非用来从事演出活动的体育场馆被改成了演唱会场地。由于场地结构的不同,很多演出要在场地中临时搭设结构舞台,导致有较大视野盲区的“柱子票”出现,严重影响了观演体验。

4月底,有网友称花960元在票务网站买了两张凤凰传奇演唱会门票,到现场才发现是“柱子票”,要求平台退款却遭拒。随后,歌手玲花发长文支持歌迷维权。

除了“柱子票”,还有“栏杆票”“台阶票”等。去年12月,网友王女士花了1399元在梁静茹演唱会买到“栏杆票”,她表示虽然是第一排,却只能透过栏杆缝隙观看,像是“坐牢”。遭遇“栏杆票”本身已经非常闹心,更闹心的是维权困难,主办方和票务平台往往互相推卸责任,王女士是在话题被送上热搜后,才获得退款。

有演出行业人士透露,随着“柱子票”问题得到重视,演唱会在报批环节设立关卡,如果座位视野内有明显立柱,审批将不会被通过,由此防患于未然,降低了“柱子票”出现的概率。

抢票难,退票更难

遭遇“柱子票”毕竟是小概率事件,演唱会目前较为普遍的问题还是购票和退票的“两难”。

随着文旅市场的复苏,自去年以来,演唱会抢票难已经成为普遍现象。网友文文发现,即使是在Livehouse(小型现场演出场所)演出的小众歌手,门票也往往“秒空”。

于是,她不得不“转战”二手交易平台寻找转让票,这却让她差点遭遇诈骗。“对方给了我一个付款链接,我点开之后跳转到某二手闲置交易平台的页面,但付款成功后却发现链接里什么都没有了。在网上搜索之后才知道,这是骗子做的钓鱼网站。”

井喷的演出市场让骗子、“黄牛”看到了商机,也让消费者面临更加混乱的票务二级市场。

长期以来,国内演出票务存在两个市场。

本文刊登于《瞭望东方周刊》2024年13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