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事业单位财政资金预算绩效管理水平的思考
作者 高凡
发表于 2024年7月

在事业单位的财政资金预算绩效管理中,存在着认知不足、管理精细度不够和预算编制不适应绩效管理等问题。本文旨在提升事业单位财政资金预算绩效管理水平,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实现工作目标和强化预算监督。为此,我们提出了以下策略:加强对预算绩效管理的宣传与培训,以提升管理者和员工的预算绩效管理意识;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确保预算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通过科学编制预算,将预算与实际需求相适应,并加强对预算执行情况的监控,以确保资金的有效使用。通过这些策略,我们可以更好地实现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的高效管理,提高服务质量,满足社会需求,提升事业单位的运行效益。

事业单位的预算资金在满足社会需求、改善人民生活质量和推动经济增长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然而,由于财政资源有限,如何更有效地管理和利用这些资金成了一个日益突出的问题。财政资金预算绩效管理作为一种管理方法和工具,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事业单位,以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和绩效水平。这一方法的应用不仅可以确保财政资源的充分利用,还有助于事业单位明确工作目标、加强预算监督和提高服务质量,从而更好地满足社会对公共服务的需求。

一、事业单位财政资金预算绩效管理的价值

(一)提高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

财政资金预算绩效管理通过一系列科学的管理手段,可以显著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率,确保财政资源价值回报最大化。财政资金预算绩效管理强调了对资金使用情况的有效监控。通过建立细致的数据收集、分析和报告机制,单位可以及时了解每一笔资金的去向和使用情况。这种实时监控有助于迅速发现潜在的浪费和滥用情况,进而采取调整和纠正措施,确保资金投入到真正需要的领域。预算绩效管理注重预算的明晰和合理性。在编制预算时,需要充分考虑单位的工作需求和目标,确保每一笔开支都与单位的职责职能相一致。这样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支出,将资金集中用于实现单位的核心职能,从而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财政资金预算绩效管理鼓励事业单位建立健全绩效考核体系。通过设定明确的绩效指标和评估方法,对各项工作任务进行科学评估,及时发现并奖励高绩效部门,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同时对低绩效部门进行改进和支持,以提高其工作效率。财政资金预算绩效管理还强调财政资金的透明度和合规性。通过加强对预算执行情况的监督,确保每一笔资金都按照法规和政策要求进行使用,避免出现违规行为,提高了预算执行的合规性。

(二)确保事业单位实现工作目标

确保事业单位实现工作目标是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要方面,不仅有助于提高服务质量,还可以增加社会满意度,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预算绩效管理强调目标的明确性。在预算绩效管理的框架下,单位需要明确定义各项工作任务的具体目标和指标。这些目标必须是具体的、可量化的、可衡量的,以便能够进行有效评估和比较。通过明确工作目标,事业单位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的使命,并将资金有针对性地分配到各项工作中,以确保目标的实现。预算绩效管理强调目标的持续监测和评价。在预算绩效管理中,单位不仅需要设定目标,还需要建立监测和评价机制,定期对绩效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跟踪和评价。这种实时反馈机制有助于单位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确保绩效目标如期实现。同时,通过对绩效完成情况的监测,单位可以及时调整工作计划和资源分配,以更好地应对变化的需求和要求。通过设定目标形成相关的奖惩机制,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其责任感。员工在追求績效目标的过程中会更加努力。这对于提高服务质量和社会满意度至关重要。

(三)有效强化预算监督

财政资金预算绩效管理在有效强化预算监督方面具有显著作用。

本文刊登于《今日财富》2024年21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