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也会育儿
育儿无小事,毕竟这关乎种族的存活与发展。
自然界的育儿大军大抵分为两种:精心哺育型和靠天吃饭型。大部分动物的育儿场面看上去热闹、忙碌,相比之下,植物在育儿路上似乎参与感较弱,“养娃”更多靠老天赏饭。
事实上,植物家族的成员们也会精心哺育,它们有的依托根茎叶等器官进行营养繁殖,有的在种子成熟后脱离母体萌芽生长,甚至以 “胎生”“泌乳”等方式养育后代。生长在热带及亚热带海湾、河口泥灘上的红树林,就是典型的胎生植物。
红树林属于小乔木和常绿灌木群落,之所以被称为“红”树林,是因为组成红树林的主要植物是红树科植物,树皮内大多蕴含丰富的有机化合物单宁(鞣酸)。东南亚岛国的海边居民就常将树皮内的单宁进行提炼,制成红色染料。
红树林发达的根系可固土治沙,茂密的枝体能抵御风袭,加上耐盐碱、易生长的特性,被赞誉为保堤岸、净化海水、调节气候的“海岸卫士”。可它们的种子成熟后,并不像其他植物种子那样,要么搭乘“动物巴士”,要么借助风力、水流或机械力量,脱离母体去传播种子,而是在果实里直接发芽,从红树母体中吸收足够的养分长成小苗。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环球人文地理》2024年6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