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老师的“跨次元”之旅
作者 黄鹤权
发表于 2024年7月

近日,北京師范大学陈志新副教授多次冲上热搜。事情的起因是,当课程因报名人数不足面临无法开课时,陈志新选择了录制视频并分发彩色打印的A4纸传单,将学生“引流”到哔哩哔哩网站上,免费为他们授课。

“没有学分,没有作业,没有考试……”凭借一颗真诚之心和独特的教学风格,无数“自来水”学生涌入哔哩哔哩网站听课。这样的线上课堂让知识跨越了传统课堂的边界,走进更多年轻人的世界。开课后,陈志新在哔哩哔哩网站上的“粉丝”在短短1周左右从几千人达到165万人,最多时超过2万人在线听课。

那么,说起大学里的老师,你会想到什么?是金光灿灿的人生履历,还是堆砌在身上的头衔?是在点名时发现你没来,轻轻做好标记的淡然表情,还是说好划考试重点,最后画满一本书时的微笑?

这些惯性思维都是部分存在的。但在当今时代的滚滚洪流中,却活跃着一群独特而令人瞩目的人物。他们或许不以显赫的头衔或辉煌的奖项闻名遐迩,却以真诚的分享、独特的风格和对教育的热爱,悄然改变着学术世界的面貌,他们就是“不走寻常路”的大学教授。作为知识的守护者与传播者,他们以“跨次元”之旅诠释着什么是大师之谓,什么是真诚与真心的力量,不断刷新着公众对大学教授的认知。

南开大学胡金牛教授的个人简介宛如一部微型喜剧,为严谨的学术殿堂添上了几分世俗趣味与生活气息。

本文刊登于《知识窗》2024年7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