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图书馆
作者 彭妤
发表于 2024年7月

作为一种公共文化空间,图书馆从诞生那一刻起,就不单纯属于某一个人。但有些时候,图书馆是属于一个人的。这背后的故事有些已经成为一段佳话和传奇,我将之比喻为“一个人的图书馆”。

钱恂的图书馆,是浙江图书馆。1912年,浙江图书馆孤山路馆舍(今称白楼)落成,钱恂出任浙江图书馆的首任馆长。经有关程序,文澜阁及所藏《四库全书》等图书并归浙江图书馆。钱恂认为文澜阁地处孤山山脚,太潮湿,对保护藏书不利。恰好与浙江图书馆一墙之隔有一幢考究的红墙洋楼,是当时权贵聚会的场所。敢作敢为的钱恂顶住各方压力,派人将墙挖开,把《四库全书》等文澜阁藏书全部搬迁至红楼内。后来,红楼也成为浙江图书馆的一部分。之后,钱恂离职赴京,但他仍心系《四库全书》的情况,在北京组织补抄文澜阁所缺的阁书,共抄缺书33种268卷,同时还购回旧抄182种,为浙江图书馆的《四库全书》的完善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本文刊登于《知识窗》2024年7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