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书房,打个盹
我的祖父不是文人,却有一间像模像样的书房:三面书柜,一张木桌,一杯清茶,一枕木榻,桌上搁置着笔墨纸砚。在祖父十岁时,曾祖父突发脑出血,猝然离世。祖父小小少年,一夜成人。第二天,祖父就离开学堂,去一家店铺当起学徒,奔波于京杭大运河。好在他头脑活络,手脚勤快,人到中年,就富甲一方,于是在城东北一隅择地造宅,专门给自己布置了一间书房。
其实,祖父这个年龄早就断了“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念想,他捯饬书房,纯粹源于内心的喜爱。许是“士农工商,商居其末”的自卑心理隐隐作祟,一方面,他从不让子女涉足生意,悉心栽培子女读书,他的长子在国防部下属科研单位工作,次子和女儿分别考上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另一方面,他大量购置书籍填充书架,当神思怠倦之時,读数行字,掩卷遐思,也是人生另一种自在。祖父念过几年私塾,逸兴遄飞之际,就按格律寻字觅词,造几句古诗词自娱自乐一番。祖父整日忙于生意,想来他也身心俱疲,书房就像一个心灵港湾,从尘世中辟出的一方净土,正所谓“万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晓送流年”。
父亲说,他好几次蹑手蹑脚推开房门,只见祖父躺在木榻上打盹,一本线装书从手中滑落在地上。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知识窗》2024年7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